从前的我,像是被上紧了发条的闹钟,永远在追逐时间的脚步。工作时忙于备课、上课、和学生谈心;生活里,跑步、登山、和朋友玩乐,学习新技能,总觉得只有把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才能证明自己没有虚度光阴。“闲不住”成了我引以为傲的标签,仿佛一旦停下,就会被时代的列车无情抛下。
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紧绷的状态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某个心情不畅的夜晚,坐在飘窗上,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车水马龙却变得模糊,那一刻,没有任何的想法,只是单纯地放空自己,竟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从那以后,我开始不自觉地寻找发呆的机会。周末,煮一壶花茶,坐在阳台的摇椅上。阳光透过纱帘洒在身上,暖暖的。我看着茶杯中袅袅升起的热气,任思绪飘荡。有时会想起童年在乡下捉蝴蝶的快乐时光,有时又会沉浸在某一首老歌营造的氛围里,那些被忙碌掩埋的回忆与情绪,都在发呆的间隙里悄然浮现。
爱上发呆后,我发现世界变得不一样了。曾经觉得琐碎无聊的日常,如今充满了值得玩味的细节。发呆让我学会了慢下来,用一种更从容的视角去欣赏生活。
发呆也成了我心灵的避风港。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不再急于寻找解决办法,而是选择先让自己静下来,发一会儿呆。在这片短暂的空白里,内心的焦虑逐渐平息,思绪也变得清晰。很多时候,当发呆结束,原本困扰自己的问题,竟有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就像一场心灵的小憩,让疲惫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整,以更好的状态重新出发。
曾经,我把“闲不住”视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今才明白,发呆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自我疗愈和充电的方式。它让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不再被外界的喧嚣和忙碌裹挟。我爱上了发呆,爱上这种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和解的方式,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继续在发呆的时光里,发现更多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