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十三天:复利效应(上)

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简单说就是利滚利、钱滚钱,公式:本利和=本金×(1 年报酬率%)的n次方,其中n为设定之投资年数。

复利教父胡益三说:赌博是“快速自杀”,储蓄是被通货膨胀“慢性他杀”,炒这炒那容易被危机灾难“快速他杀”,只有中高级复利是人生和投资理财大方向,也许复利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复利是万万不能的。

纽约市立大学有一对教授夫妻,他们在42年前出了二本书,得到5万美元的稿酬。教授夫妻的生活朴素简单,没有任何奢侈的嗜好。他们平时的工资过日子已足够有余,对于手中的这笔钱,他们不知该怎么用。一天,教授夫妻向他们的朋友——股神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提及此事。巴菲特对他们说:“这样吧,你要是信得过我,就先投入我的公司,我来帮你们管着,好吗?”那时巴菲特已经小有名气,他们异口同声道:“当然好啊!”

于是教授夫妻将这笔钱投入了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之后,他们从不过问。到后来几乎都将这件事情给忘了。30年后,教授先生去世了,巴菲特参加了葬礼。在葬礼上巴菲特对那位太太说,你们放在我那儿的钱现在已经涨到6千多万了。教授太太大吃一惊!不会吧?

巴菲特向教授太太解释了复利的奇特效应。这是现代理财一个重要概念,由此产生的财富增长,称作“复利效应”,对于财富可以带来深远的影响。假设每年投资的回报率是20%,本金10万,如果按照普通利息来计算,每年回报只有2万元,10年后连本带息涨到30万元,整体财富增长只是2倍;但按照复利方法来计算,亦即指10万元的本金,10年后会变成62万元,比30万多了一倍还多!

话说教授太太在先生去世时,立下遗嘱,决定将这笔钱等她去世后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又过了几年,到她去世时这笔钱涨到了一亿二千多万!

不过,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巴菲特,能长期保持每年20%以上回报的投资者几乎绝无仅有。对于普通人来说,长线来说,每年能保持10%的回报就相当不错了。

谈到复利,在华尔街还有一个人们常津津乐道引用的例子:1626年,美国的土著印第安人,以24美元出售了今日曼哈顿的土地。听上去太贱卖了吧,现在24美元连吃顿像样的晚餐都不够。不过,假设当年土著人将24美元放进银行,按每年6%的复利记息的话,到2010年,他们将可获得一千二百五十多亿美元,比目前曼哈顿五条大街的房地产的总市值还要高!

显然,巴菲特的投资秘诀就是“复利效应”——坚持不懈、长线投资,不断获得稳定的回报。而这点小到个人的职业成长、中到对公司做大做强,大到国家健康的稳定发展,都是可以借鉴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角沃伦·巴菲特。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全球...
    惜她阅读 9,617评论 1 16
  • 故事1 荒谬的发财梦 一年级放学之后,巴菲特最经常去的是罗素家,坐在门前的走廊上,看着门前那条大街上的车流,过来一...
    Sting阅读 8,134评论 0 15
  •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实际上,在整本书中,作者也是围绕着芒格的生平介绍、演讲稿以及...
    惜她阅读 6,997评论 1 5
  • 胖大姐从小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以至于因为做好事别人对她的零食回馈而胖的一发不可收拾。 而我认识胖大姐,是因为我的好...
    我想你也在想阅读 2,425评论 0 1
  • 目前政府债券的回报率正在不断下降,已几乎接近负回报的区域,甚至目前英国央行可能会以负利率回报国债;同时,银...
    小小杠杆阅读 3,362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