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带老爸去做磁疗,没想到,回程路上,竟然还有点意外的收获。
上车伊始,第一印象,这车与一般的网约车截然不同。车内布置得整洁清爽,车窗下面摆着漂亮的隔热垫,安全带上系着绣花的装饰物,明快轻松的流行音乐在车内缓缓流淌,感觉温馨又浪漫。
开车的师傅是一位白净面皮的中年男士,头戴一顶黑色的帽子,胳膊上还套着灰色暗花的防晒袖套,熟练地驾驶着他的座驾。最有意思的是,每当短暂停车或在等待红车的当口,这位师傅的两只手便一上一下地跟着车内音乐的律动,有节奏地拍打着方向盘的安全汽囊盖。
这分明是在敲鼓呀。我看了他一眼心里暗暗说道。
当这位师傅第三次重复着这一动作的时候,正巧坐在后座上的老爸问我时间。
师傅热情地抢先回答他。见此情景,我轻声问他可是在敲鼓吗?
是呀是呀,你看出来了?师傅笑笑。
可是架子鼓?我问。
不,是非洲鼓。师傅热情地告诉我,他原本想学吉他,可他手指比较短,左手按弦有些费劲。之所以选择这种鼓,是因为它简单易上手,只有三种基本音色—低音(Bass)、中音(Tone)和高音(Slap),两手交替击打,能演奏出许多不同的音色。

不需要看谱子吗?
不用,架子鼓一类的需要谱子,但非洲鼓只要跟着节拍打出节奏就行。师傅讲得挺清楚。
有这样的业余爱好可真好,我说,您一定也是夜晚音乐沙龙的发烧友?
对,偶尔会和几个朋友一起带上音箱和鼓到珠江边去玩一下的。
哦,真了不起,我好奇地问,除了流行乐、摇滚乐,任何音乐都可以配这种鼓点吗?
是的,那师傅呵呵一笑,流行乐、摇滚乐比较容易配,最难的是民乐。
我也认同,在器乐中,最难学的是中国民族乐器。演奏也是一样,好比弹钢琴,最难弹的是中国民族乐曲。
学了几年,还只是皮毛。主要是练习的时间少,这不,我开车的时候有空也练个手。所以说他一路上都在不停地敲敲打打。
对呀,学无止境,无论学哪种乐器都一样,学会容易,学好学精非常难。我说。
真是知音哪!师傅兴奋地说,你有兴趣也可以学学,有乐理基础学起来不难。
最后,师傅还说,他家里有好几只非洲鼓呢,是不同质地不同鼓面的鼓。不同的鼓面会有不同的音响效果,他还准备再买一只质量上乘的非洲鼓。
这师傅,年纪不小了,还打鼓呢。下了车,老爸叨咕着,我看他帽沿下面露出来短短的白发。这老爷子,眼神还挺好使呢。
老爸,人家可能是少白头呢。我看他脸上没什么皱纹,也就四十出头吧。
不管怎么说,热爱音乐的人永远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