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读书和分享

    昨天下班后照例在公司写字,少娟加班回去和我打招呼,看到我在埋头码字,然后就说,你有时间看书写字为什么不去考职业医师啊?

  我笑着对她说,不是不考,只是用不上,考过了不应用到临床的话没有必要去浪费半年以上的时间去准备。

   要是以前可是不敢这么回答她的,职业医师的通过率也就是45%左右,没有在临床引用的话不敢保证自己可以过。

   而这段时间看书特别是学习了【快速阅读】法之后,在加上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看书的吸收效果明显好过从前太多了。

 读书都是需要有技巧的,并不要看的多就能证明吸收得多,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致用,用得上才是重点,学习之余必须配上思考两个字,否则真的是死气沉沉的读死书而已,看完一本书很容易,看懂一本书很难,大多数的人流于表面的勤奋和努力,却又偏偏要求勤奋才能得到的东西,这个有点勉为其难,如果对勤奋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表面的仪式感上面,而忽略了勤奋的本质意义,更可怕的是一旦人习惯了这样的过程,会变得很容易从其中得到满足,最后当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就会考试怨天尤人,觉得天道不公。重复性地长时间地做一件事,却缺乏思考,这是肤浅的勤奋。

  所以要学会容入其中的思考,每一件事情,在还没有开始变为重复建设事件之前就要开始有所思考,是否对路,是否不是一味坚持而已。

 比如说想要学习一件事情,就要开始找出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开始系列系统学习,书籍,文档,网络上这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开始搜索关注他的一切微博和学习公众号,他推荐的书单,分享的活动和学习,去找出来认真看,再定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当然这个短期目标都是围绕着长期目标而分解的每一个动作,然后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它。

  说到坚持,这里再强调一些可行的方法论。

 第一,专注于晨间或者夜间的生活。在八小时的工作之余,你的业余时间用在哪里就会引领你成为怎样的人,比如每天一小时认真读书,那么一年后你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甚至文字语言输出能力都会比一般人运用娴熟,或者每天一小时用于手工,一年后即便不会成为专家,至少也能让你成为这个圈里有发言权的人,比如你每天研究美食,不成为美食家也会成为吃货,这些和时间都是对等的,所以的一切只有时间才能看得到。

   第二是保持去做的动力,任何理想或者梦想,没有迈出第一步,再怎么豪迈和宏伟都是空谈。

  第三记录自己的行动,这样的记录可以是一种鞭策,一种鼓励,日积月累的持续变得有物可证,是慢慢改变的足迹。

 第四是分享我们的行动,所以做的一切,即便稚嫩,但只要认真对待,能够领会到其内容,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自己的理解把这些精华分享出来,记得我的女神琦琦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分享改变世界。’而且她也一直在践行着这个理论,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让她快速发展起来,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小白领成为行动派的创始人,一个优秀的自媒体人,这跟她的喜欢分享分不开。

   分享也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喜欢分享的人和一个有什么好东西好想法都喜欢藏着掖着的人相比,更多人更愿意靠近那个细想开放的人吧。无论做人或者做事都是一样的,就像是【业力管理】里面提及的那样,如果想要远远不断,那么分享和对世界的影响不可少。

 读书改变自己,分享改变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觉察日记 【事实】陪伴宝宝看了人生的第一场电影,尝试包了粽子,和家人一起过节 【感受】很开心很幸福 【意图】活...
    以诗为名阅读 221评论 0 0
  • 这一生,我等得好长; 从懵懂少年到孤独的王。 这一世,我爱的好伤; 任由你把剑插进我胸膛。 这一段时间,这段歌词在...
    盼盼蜗牛漫步阅读 493评论 2 2
  • 水 浮浮沉沉 落叶带走了我们 风 吹着杨柳 雨水带走了青春 我们走在这里 走在路上 何处去? 朝着大海的方向 陪我...
    硫酸姑娘阅读 193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