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3 经线和经度

初一2班的经线与经度这一小节被听课了。我事先并不知道,上课的时候,胡老师跟着我来到了教室。内心一阵忐忑。

到教室时,就有好几个学生在大声的和我打招呼,感觉挺不错。“上课!”“老师好”声音弱弱的,整个不在状态。于是我再说了一遍“上课!”“老师好!”嗯,这次不错,有点上课的状态了。这是我从以前高中老师那里学到的小技巧,用起来还不错。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课堂。

首先复习纬线和纬度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纬线的学习,引出经线,并根据纬线相关知识,完成经线主要知识点的表格。整体反馈较好,但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并不能调动全班的积极性,学生会专注的听,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完成表格后,依据纬度相关知识,分析经度的特征,情况也和之前一样。最后,简单提了以下经纬网定位, 并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经纬网坐标,其余同学在纸上写,学生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可见并未真正理解。

课后,胡老师反馈说,上课整体条理清楚,不怯场很不错;但学生调动不够,讲的太多,学生活动不足,单个学生提问可减少;教学进度有点太快,应该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消化知识点,还有学生针对课堂问题进行讨论时,可以给学生时间讨论,不要打断;语言应尽量形象化,可配合适当的板图、板画,如在解释纬线特征时,与其用地球仪比划,不如在黑板上直接画出纬线圈示意图。在描述东西半球划分时,不要用往东、往西这些词汇,会让学生更混淆,应该用学生更为熟悉的左右。在分析经纬线时,可直接让学生在地图上描出某条经纬线等。

很感谢胡老师来听我的课和提出的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细节上的内容需要重点关注,而自己在设计时便是这样设计的,当局者迷,很难区分。下次课会考虑拿手机录课试试。

这次课胡老师说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值得思考——部分学生的课堂。无论是主动举手,还是教师点名让单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其实很多情况下都处于状况之外,并没有在思考。而回想自己在中学,甚至在大学的时候,通常都是老师提问之前,紧紧的把头埋下,脑子里飞速思考答案,不敢看老师,更别提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但只要老师把一两个学生叫起来后,便如释重负,处于状况之外了。越到后期,甚至觉得自己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多少有点“看戏”的心理。

好在初一的孩子们在自我表现上还是相对的积极,只要他们会回答,便会举起手,但也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来不举手。他们上课效果如何?由于初一的地理课是不允许在课后布置作业的,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应如何评价?说到这里,我想起心理学中对学生的分类,其中有一类学生是安静型的学生,他们在课堂和班级活动中不会主动表现,总是很安静,很多教师以为他们内心自卑、失落,但事实上性格如此,他们的安静不代表他们不参与思考。那这样的学生又如何与那些状况之外的学生相区分呢?

单个提问的弊端我之前未曾思考过,怎样才能让全班都高度参与进来呢?小组合作我想过,但胡老师又补充了一句,说孩子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其实又是拔尖的学生发挥主力作用。那么小组合作应怎样设计呢?(待解答)

此外,这几节课下来,我深深的觉得教学里有很深的学问,也有很多的技巧,很有趣。但我显然现在学艺不精。其中让我最最发愁的是,目前经线、纬线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出彩,准确的说,是不知道怎样去设计,一节课40分钟,很短很短,小组活动花费时间,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任重而道远吧!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多年以后,在回顾当年的案情时,胡凯仍旧无法抹平心中的波动。 “人的一生像一条线段。”胡凯徐徐吐出空中...
    阿折阅读 10,092评论 0 12
  • 1 序: 很多新接触GIS的人员对地图投影以及坐标系统很难理解,甚至做GIS开发做了好几年的人也有这方面的疑惑,地...
    三维GIS那点事_王跃军阅读 17,664评论 3 43
  • 你自己搞吧。你想怎么搞你就怎么搞。好吧,高压盘(这是大邑县方言:D 意思就是试一试。哈哈哈。)!!! 吃的好撑啊。...
    祝显堤妈妈阅读 4,316评论 0 0
  • 父亲死亡的时候, 我的灵魂还没长大, 还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傻小子, 不知道没有父亲会是一生的痛。 病亡的父亲静静地躺...
    兰郡子阅读 2,812评论 1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