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强调,年轻干部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为此,年轻干部要敢于扎根基层,努力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才。
扎牢“长太息以掩弟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信念之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思想决定道路,信念引领方向。年轻干部要讲政治、有信念,就必须要时常清除思想上的“锈迹”,否则便会得“软骨病”。要反反复复地学习、在常学常新、常思常悟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初心,切实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信得过、站得稳、靠得住的忠诚卫士。
扎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实干之根,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古人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的华章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老先生谱响;“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由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谱下。这些生动例子无不在证明,在通往梦想的路途上除去专业的技术支撑外,还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年轻干部面对复杂的基层问题时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点“穴”探“位”,用专业能力解构问题;在遭遇困难与压力时,发扬“韧者笃行,韧则行远”的精神不弃微末、不舍寸功;还要强化“检身若不及”的自觉,主动查找自身不足,坚持自省整改,切实保持“理论更新”,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时代新征程。
扎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防守之根,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五百导演《扫黑风暴》里的派出所所长胡笑伟,他表面上帮老太太找猫,给留守儿童送饭,时刻想着搞好警民关系,但却因未能坚守底线,坚持“人情”社会的论调,沦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年轻干部要静下心来扎根基层,就要守得住清贫之苦、耐得住寂寞之苦、受得了约束之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事业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时常对照党员的基本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不良倾向,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在宠辱不惊中提升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