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痛苦,谁改变

今天看到一段视频,很有感触。为什么我们总是完不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可能有的人会说因为懒,做不到知行合一。可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懒,也不是不够自律,意志力差,根本原因在于,这件事对于你来说不够刚需,可做可不做,不做没有什么痛苦,做了感觉没有变化太大,所以没有动力。

确实,每年我都会给自己定目标,比如读书50本,早睡早起200天,减重……很多最终都是不了了知。之前想过自己每次计划都落空的原因,自己太懒,总是在一时痛苦和一时自在间,选择了放任自己。但其实我因为并没有很大的动力,都是我的妄念,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并没有那么重要,没有一种一旦完不成,就会无比痛苦,无法忍受的状态!人的动力从哪来?

逃避痛苦的动力远远强于追求快乐的动力。趋利避害是我们的本能,所以,我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快乐都不够敏感,反正也不愁吃穿,生活也还算过得去,虽然有些枯燥无聊,但也还能忍耐着,得过且过着。这真的就是我目前的状态,能忍耐着得过且过着,所以我并没有很大的动力去改变现状,觉得也还好,可以改变更好,不能改变就无奈接受,持续在现状中挣扎。

如果想结束这种状态,必须首先清醒分析自己的处境和现状,看见危机和风险,找到问题和痛苦,问题越明显,目标越清晰,痛苦越强烈,逃避它的动力就越紧迫,动力从来不与目标捆绑,动力只会与痛苦共生,所以,停止设定无意义的目标,而是去改变难以忍受的现状。

比如,早睡早起不是目的,是你无法忍受神思涣散的负面状态,减肥健身不是目的,是你无法忍受面对喜欢的人,却不敢抬起头的自卑,读书写作不是目的,是你无法忍受沦为脑袋空空,人云亦云的浅薄平庸之辈,努力搞钱不是目的,是你无法忍受不能给日渐老去的父母提供庇护与保障的无能。总之,主动观察,放大自己的痛苦,找到痛苦背后真正的需求,主动解决问题,不逃避也不畏惧,这样改变才会发生。

痛苦,是我们发现人生目标最重要的线索,也是我们想改变现状的源动力,一个从不感到痛苦的人,注定碌碌无为,你必须对现状感到不满,甚至厌恶,才会产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当然,痛苦并不能作为长期的驱动力,痛苦是最好的助推器,只有迈出第一步,才能得到现实的反馈,才有可能感受到过程的愉悦,以及最终成事的满足。

行动建议:如果想要在今年发生改变,具体怎么做?

写下一个目前最无法忍受的现状,描述这个问题给你当下带来的痛苦,以及在未来可能引发的风险,然后针对这个问题,制定出一个解决方案,列出这个行动对自己的好处和意义,在未来可能得到的收益和成就。看到的痛苦越清晰越好,制定的方案越具体越好,行动的理由越多越好。只有彻底想明白这件事对自己的价值,这件事才会成为刚需,才会拥有强大而持续的动力,才有可能真正靠自己做成一件事。

超越过去的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发现自己的痛苦,去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