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笔记?

      用笔或计算机等设备作的记录。那么,读书笔记就不言而喻了。

      记得初中时化学老师最注重笔记,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记录笔记,当时不能理解,曾一度认为老师水平不行。那会觉得把黑板上的、书上的东西老老实实抄下来没有什么意义。

      后来读书才发现,世界上的牛人大都是记笔记的。达芬奇、钱钟书他们都有一大堆的笔记。杨绛说,钱钟书外文笔记178本,中文笔记与之相当。据说钱钟书读完的书一本都不留,在写管锥篇等著作时,在没有计算机检索的条件下仍能达到旁征博引的地步。我在想,钱老的读书笔记一定很独特。

      看中国诗词大会,其中有一个陈更、还有一个报社编辑(记不住名字啦),他们在答题时,判断诗词的背景等,陈更更胜一筹。而在飞花令时编辑更胜陈更一筹。我在想,大脑内部记忆的结构是不同的。

      通过以上两个小例子。读书笔记一定是主观对知识结构的梳理,让知识在脑子里生根发芽。可以结出自己的果实。说的更明了一些。通过读书、梳理、记录、学习并总结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有足够多的积累、智识。指导自己做自己的选择和决策。

————————————————————

杨绛回忆中钱钟书做笔记的情形:

**他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借的书还掉,买的书送人,只有笔记永远保存**

**外文笔记共有178册,中文笔记与此数量相当**

**凡读书笔记,必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论文笔记则记下刊物出版时间**

**笔记之外,还有“日札”,是自己平时的心得体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