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三)

  中国地大物博,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中国有多少个十里?不同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总是有些差异的,饮食口味也不相同,比如四川的麻,湖南的辣。

   同样的,各地烧鸡的制作方式以及追求的品质也不一样。最出名的,有安徽符离集烧鸡、辽宁沟帮子熏鸡、河南安阳的道口烧鸡、山东的德州扒鸡。

   名声稍弱些的,有广东的客家盐焗鸡、四川的口水鸡、江苏常熟的叫花鸡、云南的汽锅鸡、出自广东却在上海江浙扬名的白斩鸡等等。

   其实,像口水鸡、汽锅鸡、白斩鸡等制作方法,已经脱离了烧鸡的范畴,不该与烧鸡相提并论了,老电影里的伪军和汉奸手里拿的烧鸡,绝对不会是口水鸡、汽锅鸡和白斩鸡,剧组和导演没工夫给龙套搞那么多道具。

  这里重点还是要说烧鸡,油汪汪的,红彤彤的,整个的一只摆在桌上,令人看了赏心悦目,年轻时,每当我乘车经过德州、沟帮子、安阳和符离集等地,总是会买上几只烧鸡,乘火车就买两只,乘汽车就买五只。

  那时候的烧鸡是真的好吃,品质绝佳,味道鲜美,我每顿至少吃一只。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这鲜美的味道就逐渐的发生了变化,随着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和天津的狗不理变得越来越难吃之后,几大知名烧鸡也开始潜移默化,渐渐变得不好吃起来。

   就拿德州扒鸡为例,现在的德州扒鸡,袋子上都得标注“德州自己人吃的扒鸡”,为何?这意思很简单,说的是德州卖扒鸡的商家专坑外地慕名来买扒鸡的客人。

   不管什么东西有了名气,就一定会开始坑人,这就是这个社会的风气,当年被我党枪毙的汉奸和伪军若是泉下有知,定当含笑九泉——值了,老子吃的烧鸡是真烧鸡。

   其实我一直认为,你有了名气,把品牌价值计入商品价格之中,卖的贵了也没什么,可是你质量不能下降啊!味道不能变差啊!但是卖鸡的商家却不会这么想,他们想的必定是:全社会都在坑人,我不坑人,我就得赔死,我为啥那么傻啊?

        (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