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陪养孩子责任感与归属感)

现在我们大部分家长都不太舍得让孩子做家务,觉得孩子学习时间已经够长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家务。其实这里是有一些误区的,如果从小就培养孩子做家务,孩子是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快乐,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了参与感,从而就找到了归属感与价值感。所以适当的做些家务,不但可以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学习到生活上的技能。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会做家务和不会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就业率是15:1,居然相差了十多倍。还有会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也低很多。特别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务劳动跟孩子的动作协调性,认知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担心孩子不会做, 不培养做家务的习惯,到长大的时候生活上各方面的能力会有更大的挑战。个体心理学认为,所有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就是寻求归属感与价值感。那么孩子通过做家务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增强了归属感或价值感的呢?比如,当孩子开始不会凉衣服,通过几次自己的练习,最终可以把衣服凉好,虽然过程中可能并没有那么熟练。但是孩子得到的认知就是,我学会了凉衣服,我帮了妈妈凉衣服,是有价值的,有用的等等这些正面的积极的认知。

特别是在6岁之前,孩子如果经常得到这样的积极的自我认知反馈,那么这样的认知就会慢慢的形成内在的性格,比如说:我就是有很价值的,所以我很自信等等。通常我们在说要教孩子自信一点,这个不是用语言来说,让他自信就能自信的。必要需通过一系列的事情,先从简单容易的事情上手,然后慢慢的得到成就感,这样才可以自信。

另外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及时给到孩子反馈,比如,可以扮演在餐厅就餐的情景,我们点餐,孩子当服务员,为我们盛饭,送水果等等。完成之后,我们一定要说感谢,也可以说,今天宝宝盛的饭就是香啊。通过这样的互动联接,更一步的强化孩子的愉悦感,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体验到了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慢慢的就形成一定的性格特质。

如果我们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诱导或驱使孩子去做家务,那孩子做家务动机是因为想得到一种外部奖历或害怕某种损失,所以并不会形成一种内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就会失去做家务的意义。

前面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做家务的意义,那究竟可以从几岁的时候开始做呢?其实孩子只要会用语言沟通或能拿东西的时候,就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入手。下面是一些参考,可以看一下:

2岁之前,给一些简单的指示,让孩子穿鞋子,自己吃饭。2-3岁,帮忙凉衣服;整理玩具;扔垃圾;浇花。3-4岁,理自己的衣服;发放餐具;4-5岁,自己整理床铺;饭后收拾碗筷等等。我们有一个到13岁以上的详细做家务清单,大家可以在我们的社群服务中拿到。

总之孩子做家务这事情,是能提早就尽量提早练习,前面家长可能会比较麻烦一点,但是随着孩子越大就会感觉越是轻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http://bigdataer.net/?p=315 排版乱?请移步原文获得...
    bigdataer阅读 285评论 0 1
  • 刘润:周末小结|你所谓的顿悟,其实是别人的基本功 特别声明:本文为我自己的学习笔记,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移步ht...
    Albert陈凯阅读 1,356评论 0 1
  • 《奉献》 莫道花容渐老, 儿孙又领风骚。 我辈若不发白, 那有孙儿妖饶。
    归元_8bc2阅读 212评论 0 8
  • 从今天起,我要开始自由写作,哪怕写一段话也好,哪怕是流水帐也好,我必须要和自己的心灵面对面交流了。 今天的运气似乎...
    若素乎阅读 443评论 0 1
  • “来,宝宝也吃一口吧!可好吃啦!”每次家里有人抽烟,都会有人给我家里宝宝说一次,每次我都会要宝宝果断摇头说...
    洋洋_7dd8阅读 1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