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 ——何为“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

蚱蜢

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越是不懂的人,讲话声音越大,以后你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凡是那个声音最大的人就是最不懂的人。

三季人

你懂,你讲话声音那么大干什么,所以后来我们读庄子的话才读的懂“夏虫不可以语冰”,你跟夏天的虫你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你跟他讲什么冰,那这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

你如果去问孔子,孔子说本来就这样,你见人不说人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你怎么沟通呢?

我们都搞错了,这个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这个是随机应变。


子贡受教

  “三季人”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说什么,先要看清对象。对象错了,讲得再多也没有用。孔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道不同不相为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学会识人,最好能向孔子那样,一眼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境界水平,这样讲话才有针对性,才不会浪费精力和感情。

莫生气

这个故事也启示我们:要承认“三季人”的存在,不用理想化的态度看待社会人生。自然界有高山也有土丘,有大海也有小溪,人也是如此,有愚智之分、高下之别,这才是社会的常态。不要以一己之心强加于人,也不要轻视任何人的存在。要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试着去理解人、尊重人、宽容人,与一切众生平等相处。

    这个故事还启示我们:知识与道理的对错都是相对的,我们都只是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到了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因此,不管学问多高,经历多丰富,都要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处世,不可偏执一己之见,更不能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匡正别人,证明自己的权威。要知道,境界修养无止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个“三季人”。

扫心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上看到《三季人故事》,想到了曾经的一段经历… 从前当我在上海的时候,我曾遇过三位外籍人士:一位是印尼籍的,一位是...
    寶傳的心阅读 11,071评论 2 2
  • ——引子 《三季人》 2009年,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系列节目中说“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
    为世瑞阅读 5,439评论 0 1
  • 何为“三季人”先来听一个故事: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
    Mr_Fish阅读 5,098评论 1 1
  • 子贡问时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
    司马静尘阅读 3,106评论 0 0
  • 子贡问时: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
    正洪观点阅读 14,286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