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先说说三种不良的沟通模式:
第一种:争吵,双方主动出击产生,消极对称的沟通模式
第二种,追逃,一方主动追问,另一方逃避,消极互补的沟通模式
第三种,冷战,双方都被动逃避,导致的另一种消极对称的沟通模式
故事一:两地分居的高知分子
从人格层面,一个理性、不善言谈、遇事没有想好之前不喜欢说太多;另一个喜欢立马解决,穷追不舍。一个是回避型依恋,一个是焦虑型依恋,逃-追模式成了两个人的互动模式,越是逃避,另一方就越是追,恶性循环如噩梦般涌现。
很显然,这一对夫妻的模式是第二种追逃模式,追的方式有很多,如黏着对方,喜欢时刻跟对方在一起;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表达需要;用沉默和哭的方式让对方关注自己。
逃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回避和沉默。
追逃方式的成因:从个人角度来说,这个不同人的防御方式,当情感出现问题时,一方通过靠近和融合的方式来缓解关系带来的焦虑,而另一方相反;从关系角度来说,这是两个人互相配合的结果,一方过度的紧逼和控制,导致另一方更不愿意或不敢回应,也正是对方的不回应,另一方更疯狂的追问,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停止:追的人停止追,逃的人停止逃。
故事二:窝在家里四年不去工作的男人(冷战模式)
心情不好,多晒太阳,否则心也会发霉的。
工作给人带来最大的好处,不仅仅是金钱的快乐,更多的是释放压力、情绪和自我价值的地方。
故事三:两个长不大的“孩子”
首先是沟通模式:争吵
在亲密关系中,当一方用愤怒指责来表达自己的受伤时,可能激发另一方的防御,你觉得我不够好,然后进入防御状态,用愤怒指责的方式去回应。
我们可以表达伤害和受伤,也可以表达需要,但不要带着攻击和指责,这样不是解决问题,是引发战争吵架。
愤怒的背后都带着悲伤和失望,其背后是期待与需要。
思考:对方是不想满足我们的需要,还是不想接受你的指责和愤怒(事情or情绪)
有效的吵架,要说出自己的真正的需要、委屈和感受,而不是围绕一堆小事绕圈子;吵架的时候,要能倾听对方的需要和委屈,而不是不停的为自己辩护,两个人自说自话;有效的吵架,总时一遍争吵,一边修复。
其次,两个人都没长大,没有做好结婚承担一个丈夫和妻子的责任,更没有做好一个父亲和母亲的责任
第三,小家庭的问题,引发大家庭的混战。
双方父母掺乎(原生家庭分离问题,未断乳),家庭界限不清,系统界限不清,
第四,信任(金钱)和经营婚姻问题、沟通问题
第五,观念问题,如男人是用来挣钱的(你一个月挣多少钱,给家里多少?一边甩摊子,又挣不来钱,那不行。婚姻是两个人的经营和维护也需要两个人。(价值、心理、付出平衡很关键)
你睡不好,脑袋疼,谁睡不好脑袋都疼。
你不想看孩子,没耐心,谁愿意看,没钱不说,累还没地方说,出力不讨好,这背后不是愿意不愿意,想不想,而是责任,是必须。
生而不养,这是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