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罢《大龙湾人家》,我想说……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个叫“方家窝堡”的最小的自然屯,那就是我的家所在地。有一条阿伦河流经我们村界(村大于屯,在我们那里,四个屯是一个村),河两岸,大片土地肥沃,那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从贫穷走来,我们从饥馁走来。我眼见父辈们在超过身体负荷的情况下,依然挥汗如雨,且“乐此不疲”。牛马奋蹄,乡亲们“生龙活虎”,撵着日月,追着风雪,只为温饱,更远大些的,就是盖几间亮瓦房,给儿子成家立业。他们,把瘦弱的身体,把耗干元气的身体拼命舞成龙的最后一搏,啸作虎的最后一扑,咬碎钢牙和泪咽,燃尽夕阳灭余晖。

大龙湾人家

他们每一个人的苦,可以装满囤,每一个人的心酸,写在书里都可以透出呛鼻的味道。

作为一个业余的写手,我眼见这些最可敬可亲的父辈,我不能不搜肠刮肚,把最美的词汇献给他们。

天下的农民父辈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你们是最瑰丽的河卵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龙河蜿蜒而下,流经大龙湾村的时候,用她博大的胸怀把村子抱了半圈,又向东流去。大龙河滋...
    耿氏部落阅读 4,063评论 43 315
  • 临安精品民宿推荐——三渡joy&in 文 | 乡旅报告 在浙西大龙湾山脚下,有一座如隐士般的山乡民宿,它依山而建,...
    乡旅报告阅读 374评论 0 0
  • 那山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 父亲走的时候,山上的野菊花开得正灿烂。那天,一直下着小雨,因为悲痛...
    一棵树66阅读 293评论 0 1
  • 旅行是种在心里的蛊,慢慢的潜入骨髓,并深深地扎根,着了迷、成了魔,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不可或缺的执念。 时...
    高富的阅读 477评论 1 4
  • 这是一篇内容“不合时宜”的文章,字里行间涉“离经叛道”之嫌,几经犹疑,“闭门造车”磨蹭一月有余。作者声明,内容...
    迤逦的龙溪河阅读 19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