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得杂乱无章的,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没有遇到触动我内心的点;触动到我内心的点的,跟心理学无关。
昨天女儿由一件事中,觉察到自己性格很差,情商也不是一般的低,但是每次好像都是这样,说出话就后悔了,而且每次都不改。她曾经一度怀疑自己就是属于那种被宠坏了的孩子,现在也这样认为。孩子问我:“妈妈,我到底是不是那种被宠坏的孩子啊。”
一位12岁的孩子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她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之处,我很欣慰,孩子所觉察到的,正是将来需要提升的方向。
而孩子性格中的缺陷,也正是由她的原生家庭造成的,由于孩子六岁时,家庭遭遇重大变故之后,带来的一系列的后遗症。
我跟孩子说:“你能意识到自己性格中不足的地方,真是太棒了,等你以后长大了可以通过学习,脾气会慢慢变好的,不用着急,你看妈妈的脾气是不是越来越好了呢?你不是被宠坏的孩子,被宠坏的孩子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的,妈妈为你骄傲。”
今天,女儿陪我练keep的时候,跟我说:“妈妈,我很幸运,我出生在这么好的家庭,妈妈学心理学,妈妈能够懂我。我的同学欣欣,她爸爸妈妈经常骂她。有时候我想,上帝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虽然我有一个好的家庭,但是上帝却让我长得这么胖,没有一个苗条的身材。”
女儿对于自己的胖,一直有一种自卑的情结,虽然她有一位减脂很厉害的妈妈,但是我一直以为,还未到让她改变自己的程度。目前我最需要做的是,激发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接纳自己,先从维持原有的体重做起。
也许在旁人的眼里,孩子有一个糟糕、缺失的原生家庭,但是在孩子的眼里,她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欣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