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教师肯定有很多关于自己的故事。 虽没有那么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义深长的故事情景。
面对初二年级学生。他们是这么的“青春”,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树立威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我开始板着脸孔上课,上课时只要有一个学生说话或打闹,都会受到我的严厉批评。经过一段时间,我是能控制课堂纪律了,大部分学生的也好好开始做动作,但是他们也少了激情,我多少有些失落感,怎样才能让学生既听话又积极上课?我开始思考。
和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聊过后得知孩子对批评来说,也是无所谓的心态,越是骂他越没有改进的迹象,我是了解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他们爱听表扬,喜欢被关注,“温严并用”这个词这时浮现出来,对了,我何不用表扬鼓励的话来代替训斥呢。
第二天课堂上我对影响课堂纪律的孩子说:“……,我相信你能做到,能做的更好。”刚开使效果甚微,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总是坚持鼓励他们,并且设立了课后可以玩游戏、久而久之课堂纪律也好很多。现在都知道严厉的批评,并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希望他们更好,对我的态度也既敬又亲。
虽然这些经历是老调重谈,但是我们老师往往是气过了头而忘记方法,一味用冰冷的面孔熄灭了学生心中的热情,使课堂气氛冰如死水。要知道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他们的思维。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和激励,一句鼓励的话会成为孩子们奋发向上。
我体会到:教师要做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意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心中隐秘的活动,脸上流露的神情,生活出现的异常行为,这一切即使刚刚露出端倪,不会引起常人的注意,也应成为教师捕捉的对象。或是因势利导,或是防微柱渐,并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来影响教育的进程,规范学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