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欣赏《清明》杜牧

清明①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②,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③,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及赏析:

①清明:即清明节。在唐宋时的清明节,人们不仅有祭奠已故亲人的风俗,还会出外踏青,赏花饮酒,尽兴才归。《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京城汴梁清明节时情景:“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②纷纷:形容雨细微纷乱,绵绵不断。  ③借问:请问。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空中纷飞的雨丝,犹如那远离家乡的路上行人的心绪:剪不断,理还乱。春寒与乡愁的交困中不由得就想到了那能够遣愁解忧的酒家,打探中,淳朴而活泼的牧童给行人带来了安慰。他远远地指着一片绚烂无比的杏花林,说:花丛背后,即是酒家。杜牧的诗往往取材出奇,独辟蹊径。故事中有故事的写法更是独家特色。上联中“雨纷纷”,已倍感凄清,又“欲断魂”,则把那种凄凄切切的心境推向了极致。两联之间,似突兀转折,却合乎常情,不经意间显出了诗笔的精妙。这首诗采用白描的手法,感情细腻,语言精切,通俗有趣,韵味悠长。特别是诗篇中诗人自己的形象,牧童的形象,尽管着墨不多,但无不栩栩如生,千余年来给无数读者留下了鲜明而难忘的印象,所以能够历代传诵不衰。


杜牧(803—852?),字牧之,世称杜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中唐史学家兼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授弘文馆校书郎,曾担任江西观察使沈传师的幕僚、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左补阙、黄州刺史、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湖州刺史等职,官终中书舍人。杜牧抱负远大,注有《孙子兵法》,会昌年间曾上书陈述用兵方略。又写有著名的《阿房宫赋》以讽诫当世,艺术上突破了六朝、唐初以来日益严重的骈偶化和声律化,对后来赋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杜牧无论诗赋还是古文,都足称名家,全祖望称赞他为“唐长庆以后第一人”(《杜牧之论》)。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刘熙载评价说:“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艺概》)所著有《樊川集》20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微风般的调侃戏谑,再现了一代才子,写得平淡,但理解很深,希望大家也喜欢 杜牧:我只是假装很风流 清影 清影 201...
    某人的双鱼酱阅读 4,545评论 1 10
  • 走在路上 有东西在响 呱呱 呱呱呱 瓜 喳喳喳喳喳 渣 我想 是蛙 蛙 哇 哇哇哇 哇哇哇哇哇
    张三散人阅读 1,599评论 0 1
  • 我看过一篇文章,叫《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我知道,你并非特立独行,也不是冷漠绝情,...
    75至夏阅读 1,371评论 0 0
  • 苦等十个月,小宝贝终于顺产降临了。 “咦?为什么是个儿子呢?”赤练颇为失望,但是看他小小的,圆滚滚的,却那么可爱,...
    ET猫猫阅读 2,7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