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观察员 每件事情或者情绪状态的背后,不仅有一个正向的期待和希望,也隐藏着我们的担心焦虑以及纠结。这也是我们面对一个状况的一种选择的反应,在我们有意识的情况下,有可能选择这样去做,或者去应对,你就这样做了,以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并及时以给予评价及反馈,不断调整自我。当一种情绪出现时,是否自我认同度也在发生着改变,情绪也就会越来越低,自我认同度也不断的在发生的改变,容易进入一个耗能的怪圈,如果能及时的自我觉察踩刹车的话,回去看看情绪背后能勾出来一些隐藏的内容呢,不断的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照顾,每个人都追求完美,超出那个度的话,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伤害,平衡这个度呢,也是需要不断的修炼与磨合的,正在追求美的路上,尽量不让美给自己带来其他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为意境的过程,有苦才有甜,
十三读书讨论 愉快而美好的读书时间又到了,今天的读书活动带给我较沉重的反思。在现实生活中,挑错模式解恨的话语,打着爱的旗号,关心的幌子,批过老公怼过孩子还有对老娘的责难,都让彼此陷入到爱着对方,也恨着对方,在这过程中,我们的确特别难受,特别特别愿意去改变这样的现状,更不愿面对这样互伤的形式再次发生,所以就选择了学习成长自己,的确是这样的,从原先的思维舒适区走出来时就已经感到了不舒服,甚至怀疑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会慢慢试探着迈出一步,看看周围的环境是否还和我们以前看到的有哪些区别?咦,好像就是有一点啊!怎么看到他们的面目没有那么狰狞可怕了?那就再往前走两步看看呗,哦,原来他这样子说话是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再多走几步,原来这是另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呀,内心释然了许多,内心也变得温柔了,想去把冰山的一角试着慢慢去融化,让自己的例外再多发生一些,例外的周期时间再延长一些,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对自我的肯定和欣赏的时候越来越多了,也想着试着用接纳自己的模式试着理解周围的人,或许刚开始让彼此都不太舒服,我们想的这还是我们原来的自己吗?对方想的这还是他说的话吗?彼此小心翼翼的,我们也在尝试着进入到对方的脉络中,都需要进行刻意的练习,不断的提醒觉察反思,不断的提取有效的部分,反复练习的次数多了,方向感也慢慢出来,重复的次数多了,例外的次数也会相应增加,慢慢就变成了我们习惯性的行为和说话模式,当我们回应对方的态度发生变化时,我们对自己对别人的尊重和接纳及自我认同度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的化学反应。
十四来访者 对于焦点初学者来说,就需要这样被赋能,被肯定被认可才有勇气,每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可能是生疏的不太适应的,被鼓励的次数多了,我们就敢有更多的尝试,有了第一步的迈出才有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接纳咨询师的不完美,就接纳了自己当初的那个状态,自己也是从当初那个状态一路跌跌撞撞,仍在摸索了一个状态中,这是在这个相互摸索的过程中,今天的碰撞来了一些印象深刻的东西,从自我觉察的角度讲,基本功的练习是刚需的,Box的练习也是必须的,包括与人沟通时的语言,接下来会更细化的练习吧!持续浸泡的意义,哪怕今天进步1毫米,天长日久的积累,也能积累出一厘米甚至一米的进展,这些变化就是慢慢积攒出来的。
十五大约练如何做观察员?
目前状态如何做好观察员,现有的认知层面,除了专注的倾听,更多的尝试进入来访者的脉络里,听来访者他想要的目标,他所拥有的例外,接下来的一小步又是什么?抱怨的背后又是什么正向的期待?他说道哪个点当时的感觉为什么触动这么大?(表达自己的感受)。再听听咨询师怎样探寻咨询的意义?是怎么精准的好奇到来访者的关键点以及关键词语,怎样把目标具体化?并且澄清确认目标的?又是怎么引出来来访者的例外的?通过差异问距带来的改变,我们又是怎样确认改变的当时的感觉,进一步的确认了吗?评量的分数是否也在发生的变化?身体的反应呢?来访者的反馈感受又是什么呢?找到例外停留探讨的向度又是什么呢?是否维持停留在来访者的脉络中呢?咨询师又是怎样进行赋能赞美?等等等等,这一切吧!都是怎么做到的?最触动的又是哪几个点呢?又是怎样处理的呢?除了听到这些,问到这些,如果需要表达,我们又该如何呢?要是自己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练习的吧?如何软化语言?如何进行赞美?如何让咨询师和来访者自我赞美?如何接纳?如何理解?如何同频?都是先以意识化的练习,反复反复,重复的次数多了,就慢慢变得自然了,就变成了自动化的一些动作,潜藏在我们的意识中,这都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的意识化的坚持的练习,才能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收放自如吧!看来要想熟就得需要先练,不单单约练在生活中正是我们的修炼场,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强化,才能运用自如。
总第184次185次186次187次约练,挑战第四周第12次13次14次15次约练读书打卡第8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