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条例》为纲 筑牢新时代育才献策之基

中共中央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锚定了航向、提供了遵循。这既是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的制度深化,更是锻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执政骨干队伍的战略之举,与党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贯导向一脉相承。

党校姓党,立根铸魂守初心。《条例》旗帜鲜明将“坚持党校姓党”作为根本原则,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从70%以上课时聚焦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到将“两个维护”作为学员培训的核心目标,彰显了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主阵地的政治本色。如同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坐标,党校的“红色基因”正是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的精神源泉。

育才献策,双向发力担使命。《条例》明确的“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核心任务,与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驱动、人才引领”的要求高度契合。一方面,通过分级分类的培训体系,从中央党校的中管干部进修到县级党校的基层党员培训,构建起覆盖全面的执政能力培养网络;另一方面,强化科研咨政功能,聚焦高质量发展、风险防范等重大课题,让党校智库作用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卡脖子”攻关形成呼应,共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

从严治校,砥砺作风强保障。从领导干部讲课占比不低于20%的刚性要求,到学员管理中“累计请假不超总学时1/7”的细节规定,《条例》以严的基调筑牢办学底线。这种严谨务实的作风,与科学家精神中“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异曲同工,共同诠释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品格底色。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条例》的修订实施,如同为党校事业发展装上“导航系统”。各级党校唯有以《条例》为遵循,把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作为核心使命,才能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骆欣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