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书写(20170211)后记――宋光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謂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是我們的因緣,本質上是我們自己的業,我們為什麼投生到這個家庭而不是別的家庭?所以,全然接納父母,跟佛法修行里,面對冤親債主真心誠意地懺悔,並且願意承受自己過去行為的一切果報,是一樣的心法。問題是不接納可以解決問題嗎?如果可以,那就可以不接納。心理學很多地方不究竟,包括家排,在有些問題上講的也不徹底,就是因為沒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正見。

如果沒有這樣的見地,就容易偏於一隅,甚至會對父母諸多批判。我知道有一位台灣老師,他的課程上有一個環節,就是让父母站在被告席上,孩子們對父母進行控訴。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疏解孩子內心的壓抑,但在另一個層面,孩子內心對父母有一種非常深的忠誠,為了懲罰自己竟然對父母不敬,他很可能會無意識地把自己的人生搞砸。

由此可見,單方面強調父母對孩子的傷害,跟只强调愚忠愚孝、只強調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一樣的,都是偏於一邊。

父母固然有他們需要成長的功課,但這不是我們逃避自己成長的理由和藉口。父母就算有再多的不足,都抹殺不了他們是我們父母這一事實。所以,我們最明智的做法,是只管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這樣反而對父母有幫助,因為我們在一個繫統里,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變了,父母也會跟著變。這就是傳統文化強調“各行其道、各正本位”的原因。

所以,這個時代,最需要能把佛法跟心理學打通的老師。一方面,藉著心理學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療愈,就可以引導大家走上覺悟之路,另一方面,也可以借用心理學的方便善巧,幫助很多修行人祛除修行路上的障礙。很多學佛修道的人,之所以修行多年都進步很慢,很多都是卡在父母關係和家庭繫統這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何叫做 shell ? shell prompt(PS1) 与 Carriage Return(CR) 的关系?...
    Zero___阅读 8,407评论 3 49
  • 上周女儿因考试把学校教材借了回家。这里教材是反复使用的,每个座位上有教材但不能拿回家,需要的可以向老师另外借回家。...
    凤舞清林阅读 3,345评论 0 0
  • 喜剧电影《绝世高手》,影像风格夸张而戏谑,节奏舒服,以不断出现和发展的戏剧冲突,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把故事讲得清晰、...
    电影大本营阅读 2,795评论 0 1
  • 龙泉。溪水潺潺,自泰山之巅哩哩啦啦滴下来,从山涧小溪聚成溪流,汇到龙泉,约莫就形成第一个水泊。绿悠悠的水面,清澈见...
    邱不语阅读 3,671评论 0 1
  • 或许是饱受生活的严酷,父亲脸上很少有过笑容。我17岁没考上大学想复读,却被他霸道地送进工厂当学徒,而且是那...
    老罗xt阅读 1,586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