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

泉州西街。 每回到西街,习惯性地要推开老记面线糊的门,去吃一碗热腾腾的胡椒虾米鲜味老字号面线糊,配上老泉州的“福人颐”煎包,吃完总是颇失望,但下回来还是要不长记性义无反顾地重温。          这个周末,人流并不熙攘,经过白雪元宵担子,经过亚佛春饼摊,经过满煎糕炸枣闽南小食摊,往西街的南面一拐,就进入了幽静的巷道。这条巷叫旧馆驿老巷,许是当年是接洽官员的驿站停靠点要气派些,巷子并不窄。一处老宅,四五个木门店面一字排开,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加上木门上的红联,映衬檐上婆娑的绿叶,屋前睡卧的白狗,是岁月的悠长静好。我们拍照,就有热心大爷上前介绍,豁着牙却不含糊自豪和热爱。他历数这里住过的富豪李五、状元吴鲁,隔壁三朝巷又住过三朝宰相。我是知道诗人舒婷曾到东西塔凝望下的旧馆驿巷找寻她的祖籍地。她的散文集《真水无香》既有诗般的隽永又情真质扑,我很喜欢。兜兜转转,达官显贵的过往,文字里深藏的美好仿佛都在这秋日的巷子里氤氲生发。巷子往南相交处是古榕巷,拐角一座古厝上的联对吸引我,大字写得洒脱肆意,内容也好。题名“真水闲院”,难不成受了舒婷的启发,跨进院内原来是一处雅致的茶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话说历史是“地上看西安,地下看泉州”。当我从西北苍薄的日暮求学归泉时,心里头总惦记着坐在西北的枯黄的山坡上看着悬...
    灵林玖玖阅读 531评论 4 6
  • 备注: 发表于 2016年1月26日《泉州晚报》副刊刺桐红,请勿他用。谢谢。欢迎拍砖 一条中山路,千年泉州史”...
    龙泉出鞘阅读 1,372评论 7 11
  •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
    琬秋阅读 330评论 0 0
  • 1 兴哥是我大学时的下铺,在最好的大学时光里,我们曾经,一起疯狂过。 在大学里,一起学习的人好找,一起吐槽的人好找...
    怀左同学阅读 1,413评论 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