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之[好之乐之]80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白话】孔子说:“了解做人处事的道理比不上进一步去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更进一步去乐在其中。”

好之乐之

本章孔子分析的是学习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知之”,知道和了解道理的重要性。就好比生活中,我们知道学习是成功的捷径、对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友好等等。这仅仅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也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第二层次是“好之”,喜爱、喜欢这个道理。人性向善,我们愿意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德行,完善自己的人格。所以当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会喜欢上它,也就更愿意去学习并深究。

第三层次是“乐之”,乐在其中。这就说明还需要实践,不能我们光知道、光喜欢。如果不实践应用到生活中去,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当我们把知道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时,才能体会到这道理原来是这么好的,对我们的帮助挺大的,进而乐在其中,就更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我们想要走上人生的正路,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大多数人都知道学习很重要,但就是不愿意行动。

《4点起床》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好的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成功人士”与“不成功人士”之间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而“不成功人士”则会觉得:“习惯虽好,可那是别人的,我可不想照搬。”所以他们永远都不会成功,工作能力也不强。
不成功人士想要成功,就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所以当我们知道一件事对自己有益时,就要下定决心去改变自己的思维,学习并实践运用。当我们从实践中受益时,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继续去学习了。

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 用它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当你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就能激发你更强的求知欲,乐于学,并尽享其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