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这个点,脑子渐渐清醒,睡意已无。看看时间,凌晨四点,已是除夕。
每到除夕就特别怀念家里的除夕夜,除了人多热闹,或许那份身份转变之后的不同才是难以忘怀的牵挂。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忙碌中泛着甜的。小的时候,作为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还小,每到寒假便开始和爸妈一起忙着卖年货。听家里的老人说,爸妈当初一穷二白,不顾家里的反对,两人私奔到了qz,从一间茅草屋开始努力,三百六十五行几乎每一行都做尝试过了。说起爸妈的奋斗史,虽不及那些名人的奋斗历程精彩,但也绝对是平常百姓努力过上好日子的缩影。二姨说爸妈刚去QZ的那两年,她去看妈妈,发现家里只有一口锅,连个锅盖都没有。做饭的时候只能拿水缸的盖子当锅盖用,二姨看着实在难过才给买了个锅盖。还有那个橡胶林中自己动手搭的茅草房子门还是歪的,关上时总是透着风。可是,即便条件那么艰苦,爸妈却很乐观,他们始终坚信,凭借自己的双手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妈妈有做包子的手艺,最开始两人就做些早餐,糕点,挑着箩筐四处叫卖。两三岁的小妖,爸妈根本顾不上。听二姨说,每隔几天爸爸就得外出购买食材,那个时只能把小妖一个人锁家里,自己哭,哭停了自己玩。现在想来,合着小妖这嗓子这么脆弱原来是小时候哭多了?
后来,听说爸妈做过蔬菜批发、养过鹌鹑、摆过水果摊,卖过副食,还偷师自学做过牛肉干......
听二姨说这些事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改天回家该和爸妈好好聊聊,把这些记录下来该挺好。难以想象那个瘦弱的爸爸(听村里人说爸爸那个时候是村里读书读得最好的,可惜高考那天家里出了变故,爸爸遗憾地从高考考场匆匆赶回家,命运也就此改变。)怎么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和妈妈一起仅靠十三块钱起家,不仅我们姐弟四个拉扯大,还置下了一份家业。生活虽说不上富贵,但衣食无忧,比不上不足比下有余,起码村里父辈人说起时还能带了几分钦佩。
爸爸总说,“人这一辈子,只要待人以诚,不怕苦,不怕累,总会成功的。”爸爸还说,“人不能忘本,要戒骄戒躁,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哪。” ......
以前,每到除夕,临近中午爸爸会先回家准备,剩我和妈妈一起守着摊子。等着我和妈妈回到家时看到的一定是爸爸和弟弟一起贴对联的情景。听弟媳说,爸爸到了现在还保有那份读书人的执着,为了副对联,能从JA到JJ,只为找到更合适的。
新年要用新碗筷这在我们家是惯例,每年爸爸一定会买新的碗筷,而洗新碗筷的任务多半由小妖负责,十个新碗、十个碟子、十个新勺子还有十双新筷子,年年不忘。爸爸说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里要十全十美,事事顺意。
少时的除夕记忆还有年夜饭后一家人的扑克局和伴着春晚倒计时的炮竹声...... 小的时候总想着快些长大,可真的长大了,却又开始怀念儿时的无忧无虑。一晃,小妖已然不再年轻,虽已为人母,在爸妈面前却总是更愿意当个长不大的孩子。越来越喜欢回家,就着夜色,泡上一壶清茶,听听妈妈的唠叨和爸爸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说闲话。
儿时的除夕,有着生活的忙碌和趁着年关多赚点钱的心意。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小妖就是那人潮涌动中的一个小点,那么多年虽始终学不会吆喝叫卖,却用爸妈言传身教的本事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小妖:凌晨的除夕,满满的儿时回忆,敲下这些文字,给父母,也给自己。早!
—— 2023年1月21日04:39(除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