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论语:能堪大任的人,都曾吃过别人不知道的苦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题记



        有一个国家的太宰,问子贡:“你的老师是圣人吗?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本事呢?”子贡说:“可能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所以让他有这么多的本事。”

        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他了解我吗?我小的时候地位低贱,所以学到了很多粗鄙的本事。君子需要这样多的本事吗?不是这样多的啊。”

        看来,圣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圣人,他也是从小吃过苦,做过很多粗活的人。与那句“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谓不谋而合。



        凡是能堪当大任的人,都曾吃过别人不知道的苦,光鲜的背后总是有我们看不见的不堪。

        所以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运,都是自己曾经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人生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都是自强自律自我成长的蜕变。

        就像苏东坡,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风流,在人生与诗词方面达到双重巅峰,与他吃过的苦绝对是分不开的。如果依着他年轻那种恃才傲物的心性,可能很难走上巅峰。正是因为一次一次贬谪不断“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才让他以心性之蜕变换来了诗词之巅峰。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其实也是沿着这样的道路前行着。从一次一次摔打中,从一次一次痛苦中,累积经验,成熟自己。

        这种成长,注定是要吃苦的。不吃苦,不足以塑造自己的欲望。不吃苦,不足以淬炼改变的决心。不吃苦,不足以共情别人的处境。

        就像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从来没吃过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学习没动力,理想没兴趣,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刻意给ta吃苦的教育,让他懂得自己的人生得自己扛,未来很难有成就。

        所以一个人能不能堪当大任,吃苦是前提。这个苦可以是生活上的,可以是学习上的。吃苦的目的不是劳其筋骨,而是苦其心志。



文字:爱吾爱

图片:爱吾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