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代代传承

出书训练营6月27日作业

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大力提倡并传承的文化传统,也是家风传承之首。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曾在《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就是说,做人首先要能够做到在家事亲以孝,出门要尊敬师长,做到长幼有序,多亲近有仁德之人,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向学生灌输尊老爱幼的教育。

父母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父母要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先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敬老爱幼的领头人。孩子心理尚不健全,认识判断能力较弱,他们往往以父母的言行作为标杆,觉得父母做的就是对的,父母怎样做,他便怎样学。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如今大部分的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中心,他们爱冲动,情绪波动大,爱支使人,倘若不顺心,便会大发脾气,常常会做出对老人无理的举动,冲撞老人,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踩等。家长如若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类似问题,一定要进行严格管教,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孩子一味容忍或是一笑了之,只能让孩子的恶习日益膨胀,最终养成不良习惯。

第三,让彼此的尊重和关怀深入到生活细节中,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家长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体现出关爱来,让关爱的气氛在家庭中日渐浓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