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为了什么而阅读?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张寰宇

董遇谓:读书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是也。寒假已至,天地大寒,当是读书良时。

以往寒假读书任务,多布置学生读若干本指定的书,写若干的读书摘记或读书随笔。愿望固然非常美好,但现实往往一地鸡毛。“学生写了一个月,老师评了一个阅”绝非笑谈,也绝不能简单看成是教师的不负责,而是诸多无奈荒谬在其中。

之所以无奈,因为本身就是无奈。语文教师往往念及学生假期时间充裕,希望学生多阅读多练笔,以补其平时诸多学科作业挤压之下的时间不足。其用心之良苦,真可谓意之殷殷,言之谆谆了。

之所以荒谬,则也因为无奈。语文教师在学生日常学习现实的无奈之下,只好将学生读写的希望寄托于假期,于是加大了所谓的读写任务,可哪个学生又愿意在一个假期里完成这么多老师强加的作业呢?又有哪个教师愿意在忙乱的开学中去细改那么多都多半是应付的作业呢?美好的假期阅读,最后往往草草收场。无奈中带着荒谬,荒谬中带着苍凉。

假期是读书良机,固然没错。但经验一再证明,传统的假期读写作业(包括平时的读后感类作业)往往是无用功。问题在于,教师们往往不考虑改革,而是想当然地“执行”下去,这就愈发荒谬了。原因大概是:有任务驱动,总能促使你读一点吧?如果没了写点什么的作业,又怎么知道学生有没有读,读得怎么样呢?

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阅读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阅读?为什么要让学生在寒假阅读?为什么要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要留下点证据式的东西?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为了学生因此能更好地应付考试?其实,阅读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能真正地爱上阅读,并由此成为一个终身读者。”(唐娜琳·米勒《书语者》)。而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的法子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受限制地读,有伙伴一起陪伴地读。现实中的不受限制,太难;能陪伴的家长,太少。但一定时空下的“不受限制”和陪伴,可以依靠语文老师去实现,而目前看来,实现的代价很可能是:用自己的语文课、语文作业去兑换,甚至用一定的学生语文成绩去兑换。

如此,能这么想的语文老师就不多,敢这么做的语文老师就更少了。如果你的教学理念与其他老师不同,你如何与他们共事合作?如果你的做法得不到校长理解,你如何向他解释?如果你的坚持不能让学生在统一的检测中取得过得去的成绩,你如何面对大家的质疑?

但是,阅读是一切的基础,不是吗?



V��9�l�<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开始阅读,或许仅仅是为了同学朋友之间的谈资,与心怡的那个人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不至于说我跟你聊林黛玉,你跟我...
    哎哟喂_ccd9阅读 1,313评论 0 0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40评论 9 209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12,392评论 2 22
  • 失恋第14天,每天工作到23.00左右,可能是想让工作麻痹自己,也可能是没什么其他事做吧。 增城一个偏远的地方,工...
    染红的枫叶_阅读 1,521评论 0 0
  • 最近沉迷于刷KBS的新剧——《三流之路》。此处请收回鄙视的小眼神——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追韩剧算是蛮俗气的一件事吧,...
    本白启食录阅读 4,03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