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4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高诱注:“亢,当也”)也哉!’”春



秋时齐晋交战,齐国的一个士兵丢失了自己的戟却拾得了一只矛。丢了自己的武器,他心中总感到不愉快,便以此向别人去问得失,寻看法。路人认为,亡戟得矛,得失相当;叔无孙则认为,亡戟得矛,得失不相当。说得失相当,是因为戟和矛都是兵器,着眼于大同;说得失不相当,是因为戟和矛毕竟有区别,着眼于小异;所以即使对于同一件事,观点不同,结论也必然会不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代十大兵器排名: 中国古代十大兵器排行第十名:诸葛亮——孔明扇诸葛亮乃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神机妙算,简直是...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4,856评论 0 5
  • 《立夏》 早已锁定了一个时间: 5月5日下午3点30分 春与夏要完成交接仪式 太阳在这个点位上严格监督把关 春卸下...
    伯利垣阅读 220评论 0 0
  • 一个小国的公主和一个穷小子相爱。一天一个强国大兵压境攻击小国,情况紧急,很多大将战死杀场。国王下令,谁能抵抗敌军,...
    phexi2000阅读 3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