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中前进的和合技,嗯哼一下#2

文:迷妹乔小喵

和合技前篇之出师不利

图片源于issue里的截图

作业当天,大妈在github里面po了和合流程第一步。

这是我们第二次的作业,已经掌握了一切高科技的产品(GitHub, Zoom,Markdown)的使用,应该比第一次和合来的轻松。但是,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文件格式我改了3次才对,同时一直都在状况外,开始没有很理解这次的写作要求。交了我的狗屎第一稿出去,第二天的分开朗读就明显感到问题。

因为写作要求是宛如经文,这次和合会议重点都是通过朗读找问题。

感想:
很大的一个发现就是,不同人朗读之后,莫名的对自己的文章有了不同的看法。之前觉得很合理用词,多次朗读之后,词句的问题就显现出来,用词的过度重复,过多的形容词和语气词。这个在自己写的时候完全就不会感觉到。

第二次的会议我们选择整合几个小故事,然后统一内核,进行和合,然后就混乱了。
和合的第三天发现怎么和合,内核原创难以进展,我们放弃之前的努力,重新回到第一天的进度,第一次和合失败。

关于和合,大妈提供了一张解释和合的图片,突然让我有点进入状态。
如何从具体到抽象,从上帝视角叙事。

图片源于网络

和合技中篇之重整旗鼓

重复第一步做的事情,每个人重新交出一份小文。嗯哼后的决定是玛雅蓝改编的巴别塔。(没有看过书的我回去努力学习)

之后的会议同样是每个人开始朗读别人的版本找问题。这里我要祷告一下,神啊,我有罪,莉莉如一和猛犸的声音太好听了,完全就是一个睡前故事,那天的会议,我不小心睡着一下。(后来听录音补的)
这次的会议我们终于确定了故事和故事的细节,这是和合技的第4次会议了。比起第一次和合的时候,这个进展不是一搬的缓慢。第5次会议后,我们终于和合成一版,终于可以发挥GitHub的真正功能进行和合了。

感想:
不是5个人的力量和合起来就是大于5,写作的风格和思维各一,所以对同一个故事的改写都会有很多不同的分歧,一直都是在曲折中前进。
我们已经读了太多次了,对文章的熟悉度会掩盖了一些知情咒。把文章给了陌生的人读,里面存在知情咒别人可以轻易指出,客观描写带出主观的感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和合技后篇之大功告成

最后两天的会议,第一次做的是大量的删减,第二次做的是增加。同样都是通过朗读之后进行修改。

感想:
第一次大规模的删减,删除重复的用词,不理解的用词,形容词,anyway就是一切废词。
第一次觉得原来形容词是废词,不过后来看了一些经文,真的没有过多修饰用语。每句进行删减之后,文字变得干枯和出现知情咒。
增加,这是最后一次的修改。有一些看似废词的用词,在文章中会起到音韵的作用,所以即使是废词也有添加的必要性。相似的词语,用法和语感在读起来的时候,大不相同,每一个字都需要推敲。

图片源于网络

小喵小记,为了更好的完成小组作业要好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朗读对于写作很有帮助;作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理解写作要求;没有一次就写好的文稿,只有大量修改好的文稿;注意细节。每天在学习圈里呆一下。大妈的课外作业和猛犸的补充说明我会好好学习。。。 又是一个坑。

对于下一次和合的改进

  • 在GitHub中通过评论进行修改比较好,因为可以看到别人的修改处和理由,同时可以大胆写自己的观点,因为如果是覆盖修改的时候,我总是很没有信心,担心改动错了,所以都是对自己写的部分可以放心改动。同时这样修改只用在会议中确定修改内容,而不是在会议中讨论怎么修改,可能比较节省时间。
  • 第一次会议确定主题和共识的重要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物:王佩老师、大妈、小宋、安心竹、海岸线、申小七 第一幕 叩开和合的大门 三月六日 “好,今天好中文《和合本与...
    申小七阅读 681评论 5 3
  • 寒冬的风 穿过门缝吹进来 吹的肌肤生疼 深入内心的苦楚 伴随着寒风一起飘过
    火大人说阅读 140评论 0 0
  • 等待总是漫长的。 我的背包装得并不满,五点半到达了省站。省站通往火车站的天桥过道上不见了各种小贩,原因是10米一个...
    睡前喝牛奶阅读 397评论 0 0
  • 现象:播出单在播,而视频无法播放,类似如下图: 这种情况下,直接推测为流媒体未正常提供服务。但我们依然需要找到流的...
    勤劳一沙鸥阅读 4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