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于3.6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又被称作泥盆纪大灭绝。 泥盆纪时期陆地面积扩大,陆生植物、两栖动物开始出现和大发展,特别是脊椎动物飞速发展,爬行动物也开始出现。受第一次大灭绝的影响,一些动物躲进深海,因为深海受大气层变化影响较小,温度也更恒定。由于海水压力影响,它们的体型大大缩小,其中的代表就是鹦鹉螺。这个时期出现了有颌鱼,从此鱼类进入繁盛期,并开启了接下来的“鱼类时代”。这次生物大灭绝的起因则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带来的超级火山爆发,也有说是因为西伯利亚地下的岩浆突然爆发导致的。地球气候变冷、海平面大幅下降,导致海洋生物遭到重创,在这次大灭绝中,消失的物种虽然只有72%,不如第一次,但它的持续时间却是大灭绝中最长的。
历史上的生物大灭绝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科学是伟大的,它能将混乱的世界理顺,使其明晰。但重大的科学发现必定与直观感受相悖,有些更是令人震惊… 地球并非宇宙...
- 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就目前以人类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发现到历史上出现过的五次的生物大灭绝。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