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350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350

卷八·禁服第四十八

4/6


原文: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原文译文对照:

~~~~~~~~~~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

人迎的脉搏比寸口大一倍,乃是足少阳胆经受病;大一倍且频率急躁的,乃是手少阳三焦经受病。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的脉搏比寸口大二倍,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病;大二倍且频率急躁的,乃是手太阳小肠经受病。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的脉搏比寸口大三倍,乃是足阳明胃经受病;大三倍且频率急躁的,乃是手阳明大肠经受病。

盛则为热,

人迎处脉搏实盛是阳经领域有热病(发烧、牙痛、黄脓痰、大便燥结等)的证候;

虚则为寒,

人迎处脉搏虚小是阳经领域有寒病(头痛、关节痛、白稀痰、消化不良、泄泻等)的证候;

紧则为痛痹,

人迎处脉搏紧绷、坚实、节律清晰的,是阳经领域有痛痹病(静脉血栓引起的各种疼痛、逆冷、麻痹)的证候;

代则乍甚乍间。

人迎处脉搏节律不齐、动力不匀的,其阳经领域的病情有忽重忽轻的特点。

盛则泻之;

凡人迎处脉搏过于盛实的,就是阳经领域的实证,即阳亢,要用泄刺法泄出受病阳经里的病气;

虚则补之;

凡人迎处脉搏过于虚小的,就是阳经领域的虚证,即阳虚,要用补刺法补足受病阳经里的正气;

紧痛则取之分肉;

人迎处脉搏紧绷且有痛感的,则要针刺受病阳经在分肉(块状肌肉)处的穴位;

代则取血络且饮药;

人迎处脉搏节律不齐、动力不匀的,则在放出阳经领域之瘀滞经段的瘀血之后,还要服用汤药;

陷下则灸之;

人迎处脉搏虚陷不起的,必有寒血瘀积于阳经领域,则应用灸法温补相关阳经;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人迎处脉搏既不过盛也不过虚、却有阳经领域病象的,则其既非邪气过盛,也非正气过虚,乃由本经脉管受病而引发了经气运行失常,当治疗本经脉管的病位之所在。即阳经之脉管自身发生了病变,须刺治受病阳经的病位所在之处,叫做“经刺”。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

人迎处脉搏比寸口处大四倍、且脉势洪大又搏动频率过高的,此谓阳脉过盛,其中气血过于满盛、仿佛要溢出脉外,这种脉象叫做“溢阳脉”。

溢阳为外格,死不治。

溢阳脉象出现,意味着阳脉(静脉血)独盛于身体外圈(静脉血栓等)、并自身体外圈而向身体内圈格拒血液循环,即由于大面积静脉血栓的原因而阻断了阴气(动脉血)与阳气(静脉血)的交流,严重时会导致脑溢血、五脏六腑出血等,属于无法治愈且有可能短期内死亡的死症。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凡治疗阳经领域的疾病,必须详细审视人迎处脉象的动力特点以及造成这种动力特点的原因、仔细按切受病阳经的干流及支络,明察其疾病属于阳经领域的寒性(阳虚)还是热性(阳亢),从而能根据体表的阳经特征,来判定体内脏腑的病变情况。

~~~~~~~~~~

老黄历择吉,2024.12.10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49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51


推荐:猴子森林1~121(灵枢经正义精讲1~5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351 卷八·禁服第四十八 5/6 原文: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
    老黄历择吉阅读 1,053评论 0 0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07卷二·终始第九8/22 原文: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
    老黄历择吉阅读 1,423评论 0 5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06卷二·终始第九7/22 原文: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
    老黄历择吉阅读 1,189评论 0 4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33卷三·经脉第十12/23 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
    老黄历择吉阅读 1,670评论 0 6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31卷三·经脉第十10/23 原文: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
    老黄历择吉阅读 1,27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