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自恋的启示

      全能自恋是一个心理学术语。仅从字面意思看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东西,全能就是无所不能,自恋就是喜欢自己到一种自我陶醉的程度。心理学认为,全能自恋,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有的心理,婴儿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认为只要自己一动念头,和自己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这种心理在部分成人当中依然存在。全能自恋的人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神,只要自己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要按自己意愿进行回应。现在比较流行的“巨婴”说,就是形容这种全能自恋的成人。但巨婴还不能概括全能自恋,真正的全能自恋实际上已经是精神病了。那些说自己是佛,上帝或者外来星球的人就是这种状况。

      全能自恋的人确实是心理上一直没有成长的婴儿。他还像婴儿一样活在一元关系的世界里。他没有认知到他人和自己一样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全能自恋的人为什么走不出婴儿的思维世界呢?这可能跟他的婴儿早期的成长有关。早期的婴儿是生活在一个很大的矛盾当中,婴儿感觉自己是神,但现实是早期的他能力几乎为零,他的一切都依赖于养育者的照料。当养育者能及时回应他,照顾好他的吃喝拉撒睡并给予情感方面的回应时,小婴儿感觉自己向神一样伟大,只要自己的声音一发出,世界就能马上满足自己。当养育者不能及时回应,忽视、拒绝小婴儿的要求时,他就立即陷入一种彻底的无助状态,进而产生一种自恋性暴怒,想要毁灭这个世界。

      心理学家武志红谈到在一元关系世界里的婴儿,当养育者能及时回应他时,他就觉得你是好的,我也是好的,于是他就有了“好孩子”和“好妈妈”的主客的认知;反之,当他需求不能被及时回应时,他产生了绝望时,他就产生了我是坏的,你也是坏的,于是就有了“坏孩子”和“坏妈妈”的主客认知。小婴儿不能承受这份绝望和无助,他会把“坏”投射出去。最开始,婴儿会把这份“坏”投射到“鬼”身上,把坏投射到鬼身上不是妈妈身上,是为了保护“好孩子”与“好妈妈”的主客体。等到婴儿长大一些,有了点能力之后,就可以去整合心中的“好”与“坏”了。但这个整合是建立在有足够多的“好”的基础上的,这样“好”才不会被“坏”淹没或者消灭。全能自恋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好”太少,“坏”太多,所以比较偏执,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心中那一点点“好”。

      这就告诉我们,早起的小婴儿什么都不懂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记忆,并不是我们怎么对他都行。而是刚好相反,孩子越小,越需要养育者细心照料,要尽量减少他的绝望和暴怒时刻。当他感知自己基本上是一个“好婴儿”,妈妈基本上是一个“好妈妈”时,他就能从全能自恋中走出来,也就从一元关系的物我一体的世界进入到他和我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的二元世界,进而来到成人的世界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全能自恋是所有婴儿一开始的心理。 也就是说,所有的婴儿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全能自恋的,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神,神一动念头...
    开心大雄阅读 640评论 1 5
  • 今天的课程中,武志红老师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忍不住想分享给大家。 这个故事发生在去年四月,有些人可能知道这个...
    月小姐的花园阅读 5,720评论 0 3
  • 上海运申制版有限公司 【知~学习】 《六项精进》 1遍 共265遍/200遍 《大学》 1遍 共274遍/200遍...
    张俊钰阅读 113评论 0 0
  • 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 1...
    落小海阅读 302评论 0 0
  • 桃花帘外东风软1,桃花帘内晨妆懒2。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3。 东风有意揭帘栊4,花欲窥人帘不卷5。 桃...
    冰大头阅读 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