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走着走着,都有会有迷茫和怀疑,要么归于平淡,要么就是各种麻烦,好不容易解决一个,新的又接踵而来,搞得自己开始怀疑人生。
最近在听《自尊》一书,提到“去融合”的概念,通俗的讲就是“抽离”,当工作生活一段时间,特别是麻烦不断的时候,静静心,把自己从处理的事情中抽离出来,如果可以,把自己的视野拉高,看可否众观全局。
还有把自己当做一个第三者,像是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两个自己对话。试着安慰原来的那个自己,倾听Ta的抱怨和困扰。
伟大的使命,可以给予我们力量。但是现实的鼓励,也可以让我们走的更稳。常人多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特别是心理的问题,当下所有呈现出来的结果,都有曲曲折折的起承转合,陪伴就是把过去的一团乱麻、一塘死水,理一理、搅一搅,再引入新的东西。
从去融合到新的融合,从烦恼到烦恼即菩提,建构个人的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也不全盘否定,自我解构,又能自我复原!
人的一生能影响多少人?
做志工日久,曾经一度觉得影响的人越多,越有价值。
然后因为没影响什么人,关心的人也没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气馁。
后来发现,影响了多少人,根本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影响自己。
1,自己是否愿意终身追随一个理想?
2,自己是否愿意终身投入某个事业?
3,自己是否愿意面对任何挑战,百折不挠?
当我问自己这些问题时,会涌起一股力量。
“对,就是它了!”
“走的近,信任你,才会把心里话同你说。”
昨天和同事一起吃中饭,她问我:“我很喜欢这个工作,但我一直感觉不到它的价值,这是为什么?”
“因为没有赚到钱。”
这其实也是我的问题,只是我坚信保险是我终生要从事的工作,把这个不时冒出的念头转化了。
现在不避讳谈钱,因为钱是生活的基础,对于有些人来说,钱多是一种“追求”,而对于我们这样的,钱是房租、保费、还贷的钱等等。
现在会把比较多的精力放在认识人上,接着是把认识的人转化为准客户。回归基础性的工作,看似与实现价值很远,实则很近。
再则是高效的工作,每天处理的事务很多,家里的、慈济的、其它活动的等等,运用“1小时工作法”,在一定时间内专注地把一件事情做完,临时加进来的事情,不是很紧急,就记在本子上晚点处理。
【思想工作】
不管在任何领域和行业,思想工作都是业务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情,思想问题不解决,会极大的影响和干扰业务工作。
做属员和自己的思想工作,第一个要保持一定的见面次数,不管是一起吃个饭,还是到家里坐一坐,都是要想方设法的见面。
为什么不要电话和微信,这两个是沟通用的,做思想工作必须要见面。见面才能看到对方目前的状态,也能知道对方最近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像6月去刚哥那,才知道他孩子的事情。初中生开始进入青春期,想要和父母“脱离”,有了自己的异性玩伴,这些事情,聊一聊,可以让属员没那么糟心。
第二是学会倾听,特别是学习听别人的话外音,然后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回应,有的人可以讲的深,有的人只能点到为止,而另一些人则要闭嘴。
心是大患,故要护心护念,顾好自己的心,再来帮帮有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