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35-37

35-37讲:谈学习的规律。

35.我怎么就学不会呢?

学习的金字塔:学习主要分成: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由于这样学习态度的不一样,就造成了学习内容留存在我们身上的不同的比例。

书籍《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就谈到了要“积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你才能够拥有高效能。

这具体怎么解释呢?

学习的金字塔分成上部和下部。

上部:被动学习。它包含了:听讲、阅读、视听。

上部和下部的过渡是:演示。

下部:主动学习,在学习的基座上。它包含了:讨论实践和教授他人。

最好的学习是教会别人!

主动地帮助别人学习,教授他人,能让我们的知识得到不断地重复,从而在一个月之后还能留存90%。

36.科学地“重复”才能事半功倍

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到了:怎样才能学好一门课程?提到的方法就是:要主动地学习,重复地学习。那么如何正确地“重复”呢?这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八大趋势:

如果能够严密地按照这八个周期来进行学习,我们就可以牢记住任何知识。所以大家现在更清晰我们上一讲的内容:知识学一遍没有用,要重复地,积极地去学习才有用,而且要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严密地进行学习,我们才能学得更牢固!

请大家记住这句话:服务的人越多,你的效能就越大,教会别人才是最好的学习!

37天才来自刻意的练习!

在上两讲中我们提到了:学习要主动,学习要重复,重复地学习还要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八大周期来科学地进行。

所以,成功等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大家也能看到无数的成功人士,都是在专注地、重复地做一件事情。

比如科比,他一个人代表了一座城市。

记者采访他:你为什么能成功?

他说:我知道每天早上4点钟洛杉矶的太阳。

*终于知道这几句话的出处了!

科比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练习篮球技巧,他每天早上练习投篮1000个,就在退役后的第二天早上,他还去练习了篮球。

他的故事说明,成功真的来得不简单,因为需要持续地、重复地练习

所以说,成功等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后半句才更重要,但是大家如果能做到前半句话,就已经相当了不起。

“持续”是硬道理,水滴石穿,冰冻三尺,这些都是因为持续的力量。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这句话的后半段,也是更加重要的内容。

是什么呢?

就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学习,我们把它分为3个区域:

第一个是舒适区,就是大家已经掌握的部分;

第二个是学习区,就是大家还没有掌握,需要接下来刻意练习的地方;

第三个是恐慌区,就是大家害怕的区域。

如果永远只呆在舒适区学习,大家不会有进步,但是如果过于快速地进入恐慌区,大家学习的意愿就会被打压,所以只有在学习区,那些大家不够熟练、经常犯错的地方,就可以刻意地去练习了。

重复地学习、持续地学习被人称作:天才10000小时的定律。

有人说从零到“天才”,你需要经过10000个小时的重复,这个观点叶老师表示非常认同。但是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这10000个小时,还是你如何使用这10000个小时。

有的人在某件事情上可能只花了1000个小时,但是他刻意练习的程度所占比重更高。

所以其实“天才”是来自刻意的练习,它决定了我们是不是伟大水平,而非一般水平。

刻意练习就是让我们永远在不熟练的地方,在经常犯错的地方练习,而且要大量重复。

那么我们今天这一讲所讨论的话题就是:刻意练习

我的启发:35-37讲是在谈学习的规律:

按照学习的金字塔,大家要重复地学习;

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大家需要按照固定的周期、科学的周期重复地学习;

最后,学习要想获得最大收益,就一定要在“学习区”进行大量重复地学习,而且还要得到有效的反馈。

我现在还处于被动学习期,先学习,沉淀,自己脑里有料了,再去输出,帮助别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