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菁姐的花道课,是因为看到菁姐朋友圈里经常有花的美图发出来,引的我心里像长了草,一直想伺弄一下这些个我不认识的花花草草们。还有一个理由是,自己对生活的细腻度一直感觉不够,以前我的合伙人,充满艺术气息的DAVID老先生就曾对我感叹过:RITA,你什么都好,艺术修养再加强一些就更PERFECT了!好吧,目前因缘具足,就去培养一份好的艺术感吧。
花道,是以道以主,以花艺为辅。所谓艺,顾名思义:技艺,技能,这个是可以不断增长,进修的。之所以加上一个道,是将她和艺结合在一起。我们在习得技巧的过程中,着眼点不仅是某一项技艺本身,也力求透过技巧,看到一些世间的本质,这即是道的层面了。判断一位艺术方面的大家,倒不是说他/她的技巧本身,更多的时候,评判的标准是他/她对穿透世象的认知,然后将这份认知放入立意当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而这份作品,技艺好的人即便是模仿,但也只陷于模仿当中,形似而神不象。就像”蒙娜丽莎”,可以模仿出来的人应该不少,可是创造出来并为世间所铭记的却只有达.芬奇.因为,这份微笑存在于他的头脑之中,存在于他对世界的理解当中.所以,当我们去学一门艺的同时,将道,对世间现象穿透的本质融入进去,才是最好的提高自我,提升艺术修养的方式.这也是这门课区别于一般的花艺之处.
这门课,我们结合了”佛法修学甚础导读”来学习.因为佛法里的法,即是法则的意思,她揭示了世间的规律性,而所谓规律的特征,就是她具备普遍性,安定性,以及独存性.生命之美,在于她的绽放,在于她的绚丽多姿,就像鲜花一样。可当这种美,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规律可徇时,往往会误入歧途,沾染上许多不必要的尘埃。花也是,不加修剪,全色花种放在一起,没有规律可寻时,各自彰显自我的特点,也就少了和谐平衡之美。所以,遁着一定的规则,去找到这种立意之美,在规则和自我之中达到平衡,这便是生活之道,也是花之道。
进入第一次的实操--立式插花,概念里有了主枝,客枝,中间枝,但认知不深。
第一次的插花作品:
P.S.:显然是没有美感的习作,连拍照的底部留白的美感都没有:(
体会:
整个插花过程中,非常专注,当老师提醒时,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40分钟.这是进入了心流的一种状态,即便是第一次插的不怎么好,但体验却非常的好.整个操作心无旁骛,想着作品,完成后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