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对于没有深入接触过它的人来说,也许是一个脏、乱、差的代名词,而对于我这个久经“菜”场 的人来说却是一个最具人情的地方。
说起第一次踏足菜市场,那得从“世界末日”说起。
2009年夏天,我从知识的殿堂中走出,美好的校园时光结束得那么猝不及防,以至于与一个同事蜗居在一个白天也会伸手不见五指的城中村的单间中。生活也很简单,一个“穷”字足以完全概括。穷得稍有不慎就会提前月光的工资,穷得都自顾不暇的一帮同学,穷得天天嚷嚷着快要破产的老板。
那捉襟见肘的工资让我和同事不敢去餐馆吃饭,于是我们商量着自己做饭,这样会节省开支。于是,我们合资购买了几样简单的餐具,支起炉灶,准备自食其力。冲动的我们却发现,对于做饭两个人都是新手上路,没有任何经验。两人互相推脱,僵持不下,最后同事说,“谁做饭谁就出三分之一的房租,伙食费也出三分之一”,更缺钱的我硬着头皮接了这活。
于是,我便成了城中村村口菜市场的熟客。对于买菜这件事,我是很认真的,不能开源的我只能节流。有人说,省钱不是不花钱,是资源最大化,是花最少的钱创造最大的价值,这是一门艺术,我决定发扬光大这门艺术。所以,每次到菜市场前,我都提前想好要买的几样菜,目标明确后,直奔有我需要的摊位,逐一问价,经过对比,确定一家最便宜的摊位作为重点“战斗”对象。
第一步,挑毛病,这将作为还价的依据,洒水多的或者带泥的就说太压秤,没水、没泥的就说不新鲜等等。当然,摊主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蔬菜有问题,所以说话的语气也很关键,要像唠家常一样,不带有任何攻击性的语气,有理,有据,有节。第二步,诉苦,像我这样真正苦逼的屌丝说起来自然是滔滔不绝。第三步其实与第二步是同时进行的,诉苦的时候手不能闲着,把挑好的菜带泥的尽量刮干净上面的泥,叶子不好的摘掉,这样才能保证菜的质量。当然,这些举动有时候也逃不过老板的火眼金睛,会对我投以鄙视的眼光。不过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菜市场一线的我,消除老板的不满那是手到擒来。第四步,帮助老板推销,我会与后来买菜的顾客主动搭讪,上至六旬老太,下至十岁孩童,我以熟客的身份夸奖老板的菜质量好、价格公道,并不失时机地拿出自己买的菜秀一波,自然容易帮助老板成交顾客。见老板对我另眼相看,目光中带着赞许,我便开始最后一步,趁热打铁,结账,并让老板甩了零头,临走,又顺手拿了两个辣椒,笑眯眯地说,“大哥,看我这么卖力地帮你推销,送我两个辣椒吧!”不等老板回答,我一句“大哥,你人真好,以后肯定发大财”便钻进来往的人群中。
后来,同事跟我一起买菜觉得我太浪费时间,我不以为然,对他说,“你有钱吗?没有。你有时间吗?有,所以我是在用我们仅有的资源——时间省钱,省钱不就等于赚钱吗?”朋友似懂非懂地说,“听起来有点道理”,我接着又说,“你知道吗?花有限的钱享受无限的人生这是一门艺术,刚才我也是费尽心思,充分运用古人的智慧才买到了这么多菜。”同事不屑地说“吹牛不用交税,你就吹吧!”我说,“我给你普及一下三十六计吧,挑毛病——无中生有,诉苦——苦肉计,边诉苦边刮泥、摘叶子——暗度陈仓,临走拿两个辣椒——顺手牵羊。”同事惊讶道,“我去,你都提升到理论高度了!”
后来我的菜市场砍价理论越发得炉火纯青,在没有多花一毛钱的情况下,我让同事吃上了反季蔬菜,还偶尔开了荤,他也彻底地认可了我的菜市场艺术。
两年后,有了工作经验的我和一名同学一起跳槽到了郊区的一家大型企业,工资待遇也很不错,单身的我们两个一日三餐也都在厂里解决。唯独到了周末的双休,虽然以我们的工资顿顿下馆子没有任何问题,可都面临着攒钱买房的我们决定节省这来之不易的血汗钱。靠着从同事继承下来的一套厨具,还有我自认为堪称完美的一套菜市场艺术,我满怀信心地向同学保证,饭菜爽口,有反季蔬菜,有肉吃。当然,我这么辛勤地劳动也是为了可以出三分之一的房租、三分之一的伙食费。
郊区的村庄得益于大型企业的优势,人气与繁华程度一点不输闹市的城中村。而村中的菜市场也别无二致,唯一不同的是固定摊位间的狭小缝隙经常会有几个年逾古稀的大爷和大娘,他们有的蹬一辆三轮车,有的骑一辆自行车。相较于那些固定摊位上喇叭的吆喝声,他们几个就显得沉默多了。我走到一位卖萝卜的老大爷面前,他的手枯如干枝,面庞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有些僵硬,目光也有些呆滞。
本该是展现我“菜市场砍价理论”的时候,我却鬼使神差地问起了大爷的住处,原来他来自十几里路外的另一个村子,萝卜是自己家种的,他差不多蹬了近一个小时的三轮车来到了这里。我问了价格,又鬼使神差地买下了大爷所剩下的十个萝卜,结账的一瞬间,我看到大爷僵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略显呆滞的目光突然像寒夜里的星辰一样闪亮,充满了热量、满足,那一丝微笑是世间最美丽的笑,它包含着沧桑、善意、感激以及我还未能读懂的一切,那闪亮的目光虽是一瞬间,却似乎包含了一生的幸福,我想,如果几个萝卜就能换取这世间最美丽的笑,就能点亮这饱含幸福的眼睛,我义无反顾。
两周之后,同学开始抱怨,“不是一周的萝卜,就是一周的白菜?你的反季蔬菜呢?你的肉呢?你自诩的菜市场艺术呢?”这一连串的来自灵魂的拷问,足见同学已经对我忍无可忍。我略有所思地说,“理论联系实际,才是真正的艺术。”“好,那你明天带我见识一下真正的艺术!”生硬的语气中透露着同学满腔的怨愤。
第二天,朋友跟我一起去买菜,之后,他没再嫌弃过萝卜、白菜……
又过了两年,我和同学买的房子相继装修好了,我们终于可以不用租房住了。散伙前,同学说应该做顿好吃的,小酌两杯,我也觉得提议甚好。我到了菜市场,又看到了手枯如干枝的老大爷,这让我有些犹豫,“如果我不买,他能卖完吗?”于是,我忍不住地在旁边偷偷地观察起来。未久,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穿着打扮很时髦的姑娘买走了大爷四个萝卜。又约莫过了五分钟,一个中年大姐拎着篮子买走了大爷剩下的四个萝卜。我才发现我的操心是多余的,但我却为这多余的操心感到庆幸!它让我更安心地与同学一起吃了散伙饭。
前不久,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农贸市场,听说试营业期间,价格很是优惠。于是,我骑着电车,兴致勃勃地杀进市场,准备再次展现我出色的菜市场艺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和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