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翻译《陈白沙集》(第27章)

(依然都是隐逸诗)

《题一峯传稿后》

原文:

一峯独去江湖逺,千古长留列传新。

岁岁桃花满东岸,只将荣谢记冬春。

译文:

一峯独自远去,江湖路遥相隔甚远,

千古之下,新撰的列传将长久留存世间。

每年桃花都会开满东岸,

只把花开花落的变迁,记在冬春交替之间。

《闵都宪恵厯》

原文:

前厯将穷后厯新,台端两度拜山人。

东西岭外今何地?飞尽严霜是好春。

译文:

旧的历法即将用尽,新的历法已至眼前,

您(闵都宪)两次屈尊拜访我这山野之人。

东西岭外如今是怎样的天地?

待严霜全部飞散,便会迎来大好春光。

《送林时嘉》

原文:

南川梦里旧青湖,何处青灯一榻孤。

留取幽禽守花月,隔林还与尽情呼。

译文:

梦中又回到南川旧时的青湖之畔,

何处能寻到青灯下那一张孤独的床榻?

留那幽寂的鸟儿守护花影月色吧,

隔着树林,我仍能与你尽情呼唤应答。

《次韵陈冕》

原文:

课试失期无了日,酒杯劝影有长风。

风流倘带龙门选,不愧当年第一人。

译文:

科举考试误了期限,日子仿佛没了尽头,

举杯邀影,唯有长风吹过相伴解忧。

若能凭借才华获考官赏识(如登龙门),

定不愧对当年那番雄心壮志、力争上游。

原文:

西游笠顶是青天,每爱前村酒处眠。

秋雨闭门人不见,依稀犹记下江年。

译文:

西游途中,斗笠之上是朗朗青天,

总爱在前村有酒的地方歇脚安眠。

秋雨时紧闭柴门,不见客来,

恍惚间还记着当年沿江而下的岁月。

《冕与张别驾约游清淇》

原文:

长江月色浩无津,爱月撑江别驾真。

借问此来谁主约?翩翩犹是未官人。

译文:

长江上月色浩瀚无边,

喜爱月色的张别驾,真心撑船沿江游览。

试问此次同游是谁发起邀约?

那风度翩翩的,还是未入仕途之人。


《寄题邵西涧》

原文:

涧里仙蒲几节来,涧边尘迹尚封苔。

赊君涧水西头月,并与蒲香入酒杯。

译文:

西涧中,几节仙蒲从何处生长而来?

涧边的足迹,还被青苔深深覆盖。

愿赊取涧水西头的明月,

让它与蒲草的清香,一同落入酒杯。

《悼区孟章》

原文(序):

章姓区氏,顺德人,四十不娶,栖迹空山,委志逍遥,漠然不知人世之欣戚何如,亦一奇士也。

序译文:

区孟章是顺德人,姓区名章。年至四十未娶妻,隐居空山,心志逍遥自在,淡然不知世间的欢喜与忧愁,也是一位奇人。

原文:

一坐虚寒誓不归,病危何处觅刀圭。

青山若问君来去,只有当年海月知。

译文:

独坐空寂清寒之地,誓不回归尘世,

病危之时,何处寻得救急的丹药?

若问青山,君曾来去过何处,

只有当年的海上明月,知晓一切踪迹。

《悼马龙》

原文(序):

龙从一峯先生游,颇见意趣。一峯赋道南诗送之,后为仕进累心,遂失其故步,至不得一第而死,亦命也夫!人生几何,徒以难得之岁月供身外无益之求,弊弊焉终其身而不知返,若林琰皆覆辙可鉴,惜哉!

序译文:

马龙曾跟随一峯先生交游,很有一番意趣和追求。一峯先生作《道南诗》送给他,然而后来马龙被追求仕途的想法所累,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本心和志趣,最终未能科举中第就离世了,这大概也是命运吧!人生时光有限,白白地用珍贵的岁月去追求那些对自身并无实际益处的身外之物,一生忙碌奔波却不知回头,像林琰等人也都是重蹈这样的覆辙,实在令人惋惜!

原文:

道南诗卷出湖西,恨失当年马上携。

高枕何如一峯好,夕阳回首万山低。

译文:

当年一峯先生在湖西送你的《道南诗卷》,可惜你没能一直带在身边,坚守曾经的志趣。

与其为仕途奔波,不如像一峯先生那样自在洒脱地生活,当夕阳西下回首眺望,只见群山都显得低矮渺小(寓意抛开世俗追求后,内心的豁达与超然)。

《次韵顾别驾留宿碧玉楼》

其一

原文:

白云沧海共悠然,病榻年深别驾眠。

领略可胜诸老意,一帘疏雨对江天。

译文:

白云飘荡,沧海辽阔,都透着悠然自在的气息;顾别驾在病榻上辗转多年后,今夜在此安睡。

此间的景致与意趣,胜过了前辈们所领略的吧;隔着稀疏的雨帘,面对那江水与天空。

其二

原文:

信宿留公岂偶然,山中麋鹿避人眠。

乾坤多少登临意,一洞天深一洞天。

译文:

挽留您在此连住两夜,并非偶然之事;山中的麋鹿都因有人而避开安睡。

天地之间有多少值得登高眺望的意趣啊,一处洞天幽深,又一处洞天别有景致 。

其三

原文:

一弛一张皆自然,嘉宾未醉主人眠。

两鸠相对山楼午,唤得晴天作雨天。

译文:

人生有时松弛,有时紧张,一切都顺应自然;宾客还未喝醉,主人却已沉沉睡去。

正午时分,两只斑鸠在山间楼阁前相对而立,仿佛能将晴朗的天空“唤”来雨水。

其四

原文:

不相同处是同然,三十年来办一眠。

何处白云堪作雨,白云封断白龙天。

译文:

看似不同的事物,却有着共通的道理;三十年来,不过是求得一场安稳的睡眠。

哪里的白云能够化作雨水呢?白云弥漫,仿佛阻断了那有白龙的天空。

其五

原文:

勾引渔郎恐未然,桃花岩下笑人眠。

白头我亦人间睡,不是桃源洞里天。

译文:

想要吸引那渔郎(来此),恐怕并不容易;桃花岩下,仿佛在嘲笑世人的痴眠。

我这白发之人也在尘世中沉沉睡去,这里终究不是那世外桃源般的仙境。

《偶忆廷实迁居之作次韵示民泽》

其一

原文:

君将肝肺托诸诗,我道溪山是外围。

人或有疑容未信,已如深信不妨疑。

译文:

你把自己的真心与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而我认为溪山风光才是心灵的屏障与依托。

别人或许对此心存疑惑、不肯相信,但即便已经深信不疑,存有一点疑问也无妨。

其二

原文:

小胜江山大胜诗,斩关直出两重围。

自家真乐如无地,傍柳随花也属疑。

译文:

(若论乐趣)稍逊于江山之美,却远超诗歌之妙,(若能领悟)便能冲破这双重束缚。

如果自己内心找不到真正的快乐所在,即便身处柳绿花红之间,也会充满困惑。

《湛民泽携诸生游圭峯甚适奉寄小诗呈文定上人》

其一

原文:

天风吹入紫云层,高阁逢秋快一登。

多少傍花随柳意,还余一个玉台僧。

译文:

天风将人送入紫色的云霭之中,恰逢秋日,登上高阁令人心情畅快。

众人怀着欣赏繁花绿柳的兴致游玩,同行的还有一位如玉台般清雅的僧人。

其二

原文:

秋落遥峯翠几层,不知何处啸孙登。

而今小坐黄云看,谁道方袍不是僧。

译文:

秋色浸染,远处的山峰呈现出层层翠色,不知孙登曾在何处长啸抒怀。

如今我闲坐观赏金黄的云彩,谁说身着僧袍的人就一定是真正的僧人呢?

其三

原文:

洞崖秋藓碧层层,夺竹穿松际晓登。

想得紫芝初入手,汲泉钻火欲呼僧。

译文:

秋日里,洞崖上的苔藓碧绿层层,清晨穿过竹林松林登上山崖。

想象着刚刚采到珍贵的紫芝,便想汲来泉水、生火煮食,呼唤僧人一同品尝。

其四

原文:

阁天孤峙老棱层,万古荒台万古登。

君逐我来无记性,东坡言是德云僧。

译文:

楼阁高耸入云,独自屹立,显得苍老而层叠,这古老的荒台历经万古,无数人曾登临其上。

你追随我而来却忘事,就像苏东坡所说的德云僧一样(心性洒脱,不拘小节)。

《山斗为罗一峯作》

其一

原文:

青天白日一峯尊,碧玉先生敛衽看。

四海未知山斗价,一钱相售是君难。

译文:

在青天白日之下,罗一峯先生品格尊贵无比,就连高洁的碧玉先生见了也要整衣行礼表示敬重。

普天下的人还未能完全认识到罗一峯如泰山北斗般的崇高价值,想要用区区一钱就得到他的才德,那是绝无可能的。

其二

原文:

曲论迷真亦异哉,乾坤何代不生才。

今谁敢避愚公号,曾作夫君北斗来。

译文:

那些歪曲的言论迷惑真相,真是奇怪啊!天地之间,哪一个时代不会诞生有才华的人?如今有谁敢推辞“愚公”这样的称号(以愚公移山之志自比),罗一峯先生就如同那北斗星,照亮众人,其才德卓越超凡 。

《观黎〈禾木〉坡先生画像》

其一

原文:

羊裘不钓世间名,考迹桐江更考情。

散发松根坐盘石,葫芦无酒对先生。

译文:

(黎〈禾木〉坡先生)身着羊裘,无意钓取世间虚名,追寻他在桐江的踪迹,更能体会他的情志。只见他披散着头发,坐在松树根旁的磐石上,我拿着空空的葫芦,默默对着先生的画像,虽无美酒,敬意却在心中 。

其二

原文:

无诗无影不留真,描画先生到几分。

赖有当年亲点笔,一声孤鹤在秋云。

译文:

没有诗歌留存,画像也难以完全留住先生的本真,这画作又能展现出先生几分神韵呢?幸亏有当年先生亲自留下的笔墨痕迹,如今仿佛还能听见一声孤鹤长鸣,回荡在秋日的云间 。

《次韵周宪副梦中见寄》

其一

原文:

黄花簪满碧方巾,已作人间了事人。

筹策庙堂无我梦,只将杯酒托经纶。

译文:

将黄菊花插满碧绿的头巾,我已然是了却人间俗事之人。朝堂上的谋划策略已不再是我的梦想,只愿在酒杯之中寄托自己的才学抱负 。

其二

原文:

金带累累梦欲通,庭柯忽撼夜来风。

白头相见知何日,挑尽残灯碧玉中。

译文:

梦中似乎见到那累累金带(象征富贵),但庭院中的树枝忽然被夜来的风吹动,打断了梦境。不知何时才能与您白发相见,只能在碧玉般的夜色中,独自挑尽残灯,满心期盼 。

《代简答黄太守》

原文:

韩山片石旧空闻,尺札秋风此拜君。

隐几独惭非老手,得逢青眼看斯文。

译文:

从前只是白白听说过韩山的片石(或许指韩山的文化遗迹),如今在秋风中收到您的书信,得以拜读。我独自倚靠在几案旁,惭愧自己并非老练有学识之人,却承蒙您对我这文人的赏识与看重。

《次韵廷实见示》

其一

原文:

击壤之前未有诗,击壤之后诗堪疑。

风花雪月人人是,又堕风花雪月围。

译文:

在《击壤歌》出现之前,世间尚无诗歌(的概念),而自那之后,诗歌的本质与意义反倒让人疑惑。风花雪月的景象人人都能看到、描绘,可一旦只专注于此,反而又陷入了风花雪月的局限之中 。

其二

原文:

骚坛处处自张围,我不操兵世莫疑。

翠壁青林端有句,傍花随柳却无诗。

译文:

诗坛上处处都在树立流派、划定界限,而我不参与这些纷争,世人也不必对此感到疑惑。苍翠的岩壁、青葱的树林间自然蕴含着诗句,而单纯地流连于繁花绿柳之间,反而写不出真正的好诗 。

《寄题张主事小西湖次韵》

其一

原文:

咫尺波光对五湖,满城况是眼中无。

山禽自鬬声音好,来傍竹林眠处呼。

译文:

(张主事的小西湖)虽只有咫尺大小,波光却能与浩渺五湖相比,更何况在他眼中,满城的景色都比不上此处。山间的鸟儿自在啼鸣,声音悦耳动听,它们飞到竹林边,在人们休憩的地方欢快地呼唤 。

其二

原文:

人间风月几西湖,居士围中亦偶呼。

千树梅花一只鹤,可曾认得主人无?

译文:

人间美景无数,能比得上西湖风光的又有多少?张居士身处这小西湖的景致之中,也偶尔会为此情此景赞叹高呼。千树梅花绽放,一只白鹤相伴,它们可还记得这美景的主人?

《龙江邓翘送晚菊》

原文:

氤氲何处送花舟,岁晚相看碧玉秋。

笑把一杯花亦笑,年年公酒为花留。

译文:

香气弥漫间,不知从何处驶来送菊花的小船?在这岁末时节,与菊花一同赏这澄澈如碧玉的秋色。笑着举起酒杯,仿佛菊花也在含笑,每年您备下的美酒,都是为这菊花而留。

《次韵送藤枕》

原文:

万事无心一片云,再来西华打眠人。

紫藤一枕谁分付,尽日酣酣红树根。

译文:

心境如一片自在无心的白云,超脱于万事之外,再次来到西华,遇见那贪睡之人。这紫藤编织的枕头交付给谁呢?(那人)正靠着红树根,整日酣睡不醒。

《悼陈冕》

其一

原文:

不饮亦狂饮亦狂,醒中说梦醉中忘。

乾坤早暮蜉蝣化,不是芙蓉不耐霜。

译文:

陈冕不饮酒时疏狂不羁,饮酒后更是豪放洒脱;清醒时如同说梦话般奇思妙想,醉酒后又忘却尘世烦忧。天地间的生命如朝生暮死的蜉蝣般短暂,并非是芙蓉花经受不住寒霜(暗指陈冕如芙蓉般早逝,并非因自身脆弱)。

其二

原文:

东方欲白星渐稀,一场春梦晓钟时。

伯道有子常事耳,刘蕡登科人不知。

译文:

东方即将破晓,星辰渐渐隐去,(陈冕的离世)就像一场春梦,在晓钟敲响时消散。(陈冕)如邓伯道般没有子嗣,这本是平常之事;他如刘蕡般才华出众却未能科举得志,世人却不了解他的才华与遗憾。

其三

原文:

风入梅花逓少香,月临江阁有微霜。

去年此地客剧饮,此夜今年人悼亡。

译文:

寒风吹过梅花,香气渐渐消散,月光洒在江阁上,凝结着薄薄的霜。去年此时,我们还在此地开怀畅饮,而今年今夜,却只能在此悼念亡故的你。

《寄左行人》

原文:

白狐可改先公墓,我许还公尺劵书。

汉老未还东白记,也凭门下一吹嘘。

译文:

若能如传说中白狐守护先祖坟墓般(保护先人的安宁),我答应归还你记载契约的文书。(我)如未能归还“东白记”的老者般有所亏欠,也只能仰仗您的帮助与美言了。

《左行人寄恵倭金酒琖醉中赋答》

原文:

睡乡元自醉乡分,醉兴深时睡兴深。

六十七回春又过,茅柴不管注倭金。

译文:

梦乡本就与醉乡相通,饮酒兴致浓烈时,睡意也愈发深沉。不知不觉间,已度过了六十七个春天,(如今饮酒)不再在意酒的品质,只管将酒倒入你赠送的倭金酒杯中畅饮。

《刘景仁自雷州别二亲还永丰过白沙赠之》

原文:

何处寒笳动晓风,江门别舸太匆匆。

半肩不是雷阳物,何得雷阳在梦中。

译文:

清晨的寒风中,不知从何处传来凄凉的胡笳声,在江门送别你的船只,一切太过匆匆。你肩上的行李并非雷州的特产,但为何雷州的记忆却总在我梦中浮现?

《与邝筠巢求兰》

其一

原文:

楚畹当年不尽花,每逢秋露忆君家。

白云只隔扶溪水,不使余香到白沙。

译文:

当年楚地的兰田之中,兰花盛开繁茂无边,每当秋露降临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你的家。白云缭绕,与你相隔不过一条扶溪之水,可为何兰花的余香却不能飘到我所在的白沙呢?

其二

原文:

坠露声残楚水昏,一杯何处酹湘魂。

山人口是游蜂嘴,不到扶溪竹下门。

译文:

楚地水面上,露水坠地的声音渐渐消散,天色也变得昏沉,我该到何处去祭奠那湘水之魂呢?我这山野之人,像游蜂一样渴望兰花,却始终到不了扶溪你家竹下的门前。

《次韵王乐用佥宪见寄》

其一

原文:

春到江门好放舟,放舟处处是天游。

能将公事此中了,何啻于今第一流。

译文:

春天来到江门,正是泛舟游玩的好时节,驾着小船,所到之处都如同在天地间自在遨游。如果能在这山水之中处理好公事,这等境界,何止是当今的第一流呢!

其二

原文:

拍拍满胸都是春,一声未唱已通神。

新诗若道尧夫是,只问尧夫是底人。

译文:

胸中充满着如春天般蓬勃的气息,即便还未开口吟唱,已仿佛与自然心神相通。如果说你的新诗像邵尧夫(邵雍)的作品,那我倒要问问,邵尧夫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谢生得京酝以为美使致白沙开幕视之空樽而已乃因发一笑》

原文:

十年美誉酒家闻,屋里茅柴且赏真。

偶对泥樽开口笑,先生不是醉乡人。

译文:

十年来,京城美酒的美名广为流传,而我在家中喝着普通的土酒,却也能欣赏其中的本真滋味。偶然对着送来的空酒坛哈哈大笑,我本就不是那种痴迷于醉酒的人。

《题李子长画》

其一

原文:

青山影里人家少,绿树阴中石径微。

偶出洞门回首望,白云何处有柴扉。

译文:

在青山的暗影之中,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浓密的绿树荫下,一条石径若隐若现。偶然走出洞门回头眺望,白云缭绕间,哪里还能寻见那柴门的踪迹?

其二

原文:

谷静山深树几丛,溪边白石可青筇。

诗中此景多相似,只恐诗家是画工。

译文:

山谷静谧,山林幽深,几丛树木点缀其间,溪边的白色石头旁,似乎正适合拄着青竹杖漫步。诗中描绘的这般景色实在相似,让人不禁怀疑,那些诗人或许本就是擅长作画的能手 。

《寄邓俊圭》

原文:

韶州西去是衡山,楚客舟从岭左还。(时李世卿取道广西还武昌)

欲语祝融天上事,思君迢逓见君难。(予与世卿约游衡山云候世卿归途过乐昌更与俊圭期定今不果矣念之怅然)

译文:

从韶州向西行进便是衡山,来自楚地的旅人乘船从岭南返回(此时李世卿正取道广西回武昌)。我想要和你诉说衡山祝融峰上的奇妙景致,可想到你远在他乡,想见一面实在太难。(我曾与李世卿相约同游衡山,打算等他归途经过乐昌时,再与你敲定行程,如今计划落空,心中满是怅惘 )

《外祖父无子以侄孙林广为后……》

其一

原文:

茅檐家具尽随身,老妇娇儿日可亲。

有梦只寻丘陇去,不须回首问耕人。

译文:

林广一家离开时,茅屋里的家具全部带上,家中老妻和年幼的孩子是他每日亲近相伴的人。此后若有所梦,大概只会梦回到祖辈的坟茔旁,如今离开故土,也不必再回头询问故乡耕田的人了。

其二

原文:

泪尽庐冈失母家,冢傍枯树也无花。

平安莫遣无书信,一度春归一度嗟。

译文:

在庐冈伤心流泪,如今失去了母亲的家,祖坟旁只有枯树,再不见鲜花盛开。林广啊,到了远方一定要寄信报平安,否则每到春天归来时,只能徒增叹息与牵挂。

《赠刘别驾肃庵解官归永丰》

其一

原文:

西来双棹不曾休,再过江边碧玉楼。

共说西湖归去晚,客心应未死金牛。

译文:

自西而来,双桨未曾停歇,如今再次经过江边的碧玉楼。我们一同说起从西湖归来太迟,想必你心中对仕途的眷恋,还未如金牛一般彻底沉寂 。

其二

原文:

一蓑归去钓秋江,花近渔舟水亦香。

却笑此翁闲未惯,水中鸥影尚回翔。

译文:

披着蓑衣归隐,在秋江上垂钓,鲜花靠近渔舟,连江水都染上芬芳。却不禁笑你这位老翁还不习惯闲适生活,就像水中的鸥鸟,仍在盘旋不定 。

其三

原文:

朱门谁道不如贫,笑把狂诗写赠人。

日暮孤舟向何处,野花啼鸟故山春。

译文:

谁说富贵人家不如清贫自在?笑着写下这首狂放的诗赠给你。日暮时分,你这叶孤舟将驶向何方?唯有故乡的野花与啼鸟,正沐浴在春日之中 。

《得廷实报定山谢事归忆东白仲昭诸先生有作》

其一

原文:

也曾收拾定山书,三月天曹谢事初。

见说定山长在病,当时不出意何如?

译文:

曾经整理过定山先生的著作,如今三月,他刚从朝廷辞官。听说定山先生一直疾病缠身,当初若不踏入仕途,境况又会如何呢?

其二

原文:

当时不出意何如,得丧难逃真数书。

更忆往年张学士,西山对面说河图。

译文:

当初不踏入仕途又会怎样?人生的得失恐怕早已是命中注定。更让我想起往年与张学士,在西山顶面对面谈论《河图》的情景 。

其三

原文:

西山对面说河图,远志谁将小草呼。

今古圣贤不同调,各留一影落堪舆。

译文:

在西山顶谈论《河图》,谁又会用“小草”来比喻“远志”(指大才小用)?古往今来的圣贤志趣各不相同,却都在天地间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

其四

原文:

各留一影落堪舆,叹息乾坤几丈夫。

脱赠藤蓑君亦爱,江门春雨忆皇都。

译文:

圣贤们都在天地间留下了身影,可叹这世间又有多少真正的大丈夫?我赠你藤蓑,你也欣然接受,如今在江门的春雨中,又想起了京城的往事 。

其五

原文:

江门春雨忆皇都,个个先生六十余。

必有嘉言告当宁,他年应得史臣书。

译文:

在江门的春雨中回忆京城,诸位先生都已年过六十。他们一定曾向皇帝进献过良言,将来应当会被史官载入史册。

《题空夫卷为余行人作》

原文:

三十年来学炼空,凡身犹在有无中。

到门有客求题句,不是空夫果是公。

译文:

三十年来研习“空”的境界,凡俗之身仍在似有似无之间徘徊。有客到门求我题句,看来这“空夫”之称,果然非你莫属。

《题吴宪副累叶传芳卷》

原文:

壶山八面照莆阳,吴氏传来奕叶芳。

莫向通衢高绰楔,只谈世业教诸郎。

译文:

壶山的光辉普照莆阳大地,吴氏家族代代传承着美德荣光。不必在通衢大道立牌坊彰显,只需将家族事业与德行教诲子孙儿郎。

《答张梧州书中议李世卿人物、庄定山出处、熊御史荐剡所及》

其一(论李世卿)

原文:

德行文章要两全,乾坤回首二千年。

自从孟子七篇后,直到于今有几贤?

译文:

德行与文章需两全其美,回望乾坤二千年。自孟子著《七篇》之后,至今能有几位真正的圣贤?

其二(论李世卿)

原文:

多病为人未足羞,遍身无病是吾忧。

眼中谁是医和手,恨杀刀圭药未投。

译文:

为人处世多病不足为羞,身心皆无瑕疵反令我担忧。世人中谁有医和(春秋名医)的妙手?可惜良药尚未投用,病痛难消。

其三(论庄定山)

原文:

欲归不归何迟迟,不是孤臣托病时。

此是定山最高处,江门渔父却能知。

译文:

想归乡却迟迟未动,并非如孤臣般以病推脱。这正是定山先生的高明之处,连江门渔父都能心领神会。

其四(论熊御史)


原文:

买舟南岳去寻医,七十今年病不支。

倾盖独怜熊御史,肺肝今彻野人知。

译文:

乘船前往南岳寻医,七十高龄已病体难支。唯独感激熊御史一见如故,他的赤诚之心,如今连山野之人都尽知。

《邓督府欲得慈元记上石答之》

原文:

西涯许撰慈元记,大手文章不要多。

拙作岂堪传胜事,如今此石未须磨。

东山规矩赵生成,顷者一缄传到京。

有庙未应无祀典,老夫重敢告先生。

译文:

西涯(李东阳)已答应撰写《慈元记》,大手笔之作无需冗长。我的拙作怎配传扬盛事?此刻石碑暂且不必打磨。当年东山赵生成定下规矩,近日一封书信传到京城。既有宗庙,就该有祭祀大典,老夫斗胆再向先生禀告此事。

《偶得示诸生》

其一

原文:

平地工夫到九层,不如那个主人能。

他乡消息无寻处,去问嵩山戴笠僧。

译文:

即便在平常的学问上下足了九层功夫,也比不上内心主宰(本心)的力量。想要探寻未知的真谛,却不知从何寻觅,不妨去问问嵩山那位头戴斗笠、超然物外的僧人 。

其二

原文:

江云欲变三秋色,江雨初交十日秋。

凉夜一蓑摇艇去,满身明月大江流。

译文:

江上的云气翻涌,似要改变整个秋天的景色,秋雨初落,带来了浓浓的秋意。在这凉爽的夜晚,披着蓑衣,摇着小船离去,皎洁的月光洒满全身,而大江依旧滚滚流淌 。

《寄李世卿》

原文:

衡岳千寻云万寻,丹青难写梦中心。

人间铁笛无吹处,又向秋风寄此音。

译文:

南岳衡山高耸入云,层层云雾缭绕,再精湛的丹青也难以描绘我梦中对它的向往。世间竟没有吹奏铁笛(抒发豪情)的地方,只好借着秋风,将这份心意寄给你 。

《永顺彭宣慰世忠堂》

原文:

宣慰之堂名世忠,灵溪水与沧溟通。

如今百丈高铜柱,又见儿孙起故封。

译文:

宣慰使的厅堂命名为“世忠堂”,灵溪之水浩浩荡荡,与大海相通。如今那象征功勋的百丈高铜柱矗立,彭氏儿孙又在先祖的封地上建功立业 。

《次韵送林大参之任广西》

其一

原文:

病里逢春实怕春,对花着语未惊人。

今朝纵有狂诗送,不是当年翰墨臣。

译文:

在病中迎来春天,实在害怕这春意(勾起愁绪),面对鲜花吟诗,也难有惊人之语。今日纵然写首狂放的诗为你送行,可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文采飞扬的人 。

其二

原文:

东西岭表非无事,经济术中怕有心。

何处老仙求救世刀圭,倒尽药囊深。

译文:

岭表(广西一带)东西局势并非太平,经世济民的策略,只怕难以真正落实。哪里能寻到救世人的老神仙,赐下治病救人的良药,倾尽药囊来化解难题 。

其三

原文:

碧玉高楼架紫云,世间应笑此楼深。

忽闻夜半鹏风起,九万扶摇好在今。

译文:

碧玉般的高楼耸入紫云之中,世人或许会嘲笑这楼的高深莫测。忽然听闻夜半时分,大鹏乘风而起,如今正是它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好时机 。

其四

原文:

夫子当时见逝川,一声浩叹不知年。

东溟更比川流阔,不共东溟一派传。

译文:

当年孔子见河水奔流而去,发出一声长叹,至今已不知过了多少年。东海比河流更为广阔,它的源流与普通河流并不相同。

《和答姚主事》

原文:

问我平生遗我诗,清风明月想襟期。

此心若道元无事,似我江门看水时。

译文:

你询问我的平生经历,还赠我诗作,由此可想见你如清风明月般的胸怀志趣。若说我这心中真的没有牵挂之事,大概就像我在江门静静看水时的心境吧。

《虽乏向用之才忝有晦藏之地……》

原文:

海北多年一钓船,大翼遨空鱼跃川。

尽言天下知音少,白雪不知何处弦。

译文:

在海北多年,独守一钓船,看大鹏在天空翱翔,鱼儿在川中跳跃。人人都说天下知音难觅,就像那高雅的《阳春白雪》之曲,不知何处才能听到有人弹奏。

《题健斋费子充殿元号》

原文:

化机浩浩不曾停,刚见群龙面目成。

谁道名斋无此意,江门月上看潮生。

译文:

天地间的造化生机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就像群龙刚刚显现出各自的形态。谁说“健斋”这个名号没有蕴含这层深意呢?你看那江门之上,明月升起时潮水涌动的景象便知。

《读罢有感》

原文:

坐掩残书慨古今,白头契分向谁深。

顶门欲试回生手,争得名家一寸针。

译文:

我合上书卷,感慨古今之事,到了白发之年,真正能与我心意相通的知己又有谁呢?我渴望能有高明之人来点醒我,可又如何能得到名家的点拨指教呢?

《海北汪廷举新作怀沙亭……》

其一

原文:

海边西望海云遮,何处怀沙不见沙。

壁上画图君试看,冷香今日落谁家。

译文:

在海边向西眺望,海云遮蔽了视线,那修建怀沙亭的地方,却不见沙的踪迹。你且看看墙上的图画,那冷香桥的美景,如今又属于谁呢?

其二

原文:

忽然土木见经纶,岭海于今一使君。

忙杀多年簿书手,可能谈笑起斯文。

译文:

从修建亭台楼阁之事中,忽然能看出你的治国才能,如今你就是岭海之地的贤能长官。那些多年忙于文书事务的人,又怎能像你一样,在谈笑间振兴文化呢?

其三

原文:

独怜不见竹坡翁,慕竹楼高月已空。

欲点山茅照西所,一瓢无计引春风。

译文:

只可惜再也见不到竹坡翁,那慕竹楼虽高,如今楼上的明月也显得空寂。我想点燃山野的茅草照亮西边的居所,却无奈找不到办法引来春风(无法实现心愿)。

《次韵送海北使阮刋》

原文:

春日溪边送阮郎,桃花半落溪水香。

相逢休问来时路,大舶不知何处洋。

译文:

春日时分,我在溪边送别使者阮刋,桃花纷纷飘落一半,溪水也浸染着芬芳。此番相逢,无需询问你远道而来的艰辛路途,那巨大的海船即将启航,不知又会驶向哪片浩渺的海洋。

《次韵李子长寒菊》

其一

原文:

四尺霜茎一寸葩,幽香何只暗浮丫。

借令岁晚无人见,不做人间九日花。

译文:

寒菊茎长四尺,顶端只开一寸小花,那清幽的香气,哪里只是暗暗萦绕在枝丫间?即使到了年末,也无人欣赏,它也不愿为迎合重阳佳节,做那应景开放的俗花。

其二

原文:

水北一丛含数葩,梅梢寒月过篱丫。

茅茨可僦从人爱,不卖庐山半亩花。

译文:

水的北岸,一丛寒菊绽放着数朵小花,寒月的清辉从梅树枝梢,洒过篱笆的枝丫。茅草屋可以出租,任人喜爱,可我这庐山脚下半亩寒菊,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售,坚守着自己的高洁。

《罗服周呈所作丁知县祠诗因忆旧腊寄示菊花诸诗比今为又长一格赏之以诗》

原文:

醉舞黄花落鬓毛,当时诗语太矜豪。

春风再咏甘棠下,又长黄花一格高。

译文:

还记得从前,你醉意朦胧中舞弄菊花,花瓣飘落沾满鬓角,那时的诗作言辞,也十分自负豪迈。如今,在春风中,于甘棠树下再次赋诗,笔下的菊花诗,比以往又增添了一番高雅格调。

《邓秋波六十一偶失一贺小诗索笑》

原文:

六十光阴一鸟过,一瓢还许醉秋波。

只今那有苕溪叟,日日尊前闻放歌。

译文:

六十年的光阴,像飞鸟般转瞬即逝,只愿能有美酒,让我在这如秋水般的岁月里沉醉。可如今,哪里还能找到像苕溪渔翁那样自在的人,能每日在酒杯前,听着欢快的歌声,逍遥度日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