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是另有安排——《一个人的朝圣》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破局的过程,没有人拥有完美的人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陷入困境时,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有价值的事,然后实现自我的救赎。

四月的一天,65岁的哈罗德收到了一封信,那是多年没有联系的好友奎尼。因为身患癌症,特意写来告别的信,这让他原本平淡的生活泛起了涟漪,本想寄封简单的回信,可是又感觉太过敷衍,他为自己回信上软弱无力的话语而感到羞愧,他拿着信一路往前走,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箱,就在他犹豫不决时,一个加油站女孩点醒了他,女孩说,你总要积极一点,去接触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最终他决定徒步600多英里去看望奎尼,期待用这种虔诚的方式为她祈祷,他打电话告诉奎尼自己会走路过来,不会再让她失望。

于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哈罗德开始了一个人朝圣之旅,在行进过程中,那些尘封已久的回忆也不断涌现心头,20年前哈罗德与奎尼同在酿酒厂工作,哈罗德是销售代表,奎尼是会计,哈罗德因为酒后失态打碎了老板母亲留下的遗物,同事兼好友的奎尼替他背下了黑锅,被老板当场解雇,而他既没有勇气说出实情,也没有对奎尼说过谢谢或对不起,他为自己的懦弱感到汗颜,也对奎尼充满了愧疚,这才是他一定要完成朝圣之旅的原因。

虽然出发时热情高涨,但第二天哈罗德的脚上就磨出了水泡,腿也疼了起来,他开始犹豫要不要回家一趟,既可以拿上手机,又可以带一些徒步的装备,可是转念一想,一旦回家就再也没有勇气上路了,于是他继续前行,慢慢的哈罗德的身体频繁出现预警,伤痛越来越严重,接下来的每一步他都走得异常艰难,他时常为自己脆弱感到生气,然而尽管脸庞因为疼痛变得扭曲,他却始终没有停下来,最终体力不支的哈罗德摔了一跤,他无法动弹,被路人送到玛蒂娜治疗室,在治疗的日子里,玛蒂娜无意间问起他的儿子,揭开了哈罗德心里隐藏的伤疤,哈罗德有一个用一生都无法治愈的童年,整日酗酒日间消沉的父亲,离家出走再也没有音信的母亲,家里不断进进出出,换了一茬又一茬的阿姨们,以及没有大人在旁就专门逮着他咬的大狗,还有那些笑话他是没妈的……

哈罗德同龄的孩子们没有人教会他怎么去爱,包括怎样去表达出来,也正是这些原生家庭的不幸,哈罗德不知道怎样成为一个好父亲,他几乎不与儿子亲近,双方也极少沟通,即使在儿子身患抑郁症靠着药物酒精度日时,他依然不知道如何是好,儿子寻短见那天,他明明收到了求救信号,却还是选择了逃避,事后他非常后悔和自责,要是当时抱抱儿子,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自从儿子离开后,妻子把所有的错误都怪在了哈罗德的身上,认为一切的悲剧都是因他造成的,两个人的感情彻底破裂,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面对玛蒂娜的询问,他流着泪说,永远不会好了。玛蒂娜却平静的告诉了他自己的故事,她年轻时为了爱情来到异乡,男友却和别人跑了,她照顾着男友的狗很多年了,现在还在等对方回来,原来很多人看似平凡不过的生活背后,也藏着许多心酸与艰难,他们只是倔强的伪装成体面人,逃避着以前的伤痛与失败。

一路上他不断的接受着陌生人的各种不可思议,听了形形色色的故事,他拥抱了那个像极了儿子的男孩,照顾了爱玩丢石头游戏的小狗,一段路接着一段路,在日复一日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哈罗德终于明白,人一定要放手,要放开你自以为无法离开的东西,那些心底的遗憾和执念,那些你走过的弯路,其实也在悄悄提醒你,未来都要走相同的路。

哈罗德开始直面自己的短处,准备好了药品和物资,心中充满力量,然而当他风尘仆仆的赶到终点,奄奄一息的奎尼还是走向了死亡,她已经熬得太久,只是为了等待自己。

再次面对失去,哈罗德没有沉沦反而平静,他知道一切无力回天,但是如果不走完这场朝圣之旅,他心中将怀着对奎尼的抱歉。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许多努力只是辜负,许多奔赴亦是徒劳,许多渴盼注定无法得到,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不舍也无济于事。

不如在成长中相信另一种可能,恰如我们遇见的每个人每件事,无论带给我们开心还是难过,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经历,他们教会我们成长,也教会我们爱,让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