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他?他是谁啊?”梁老师继续明知故问。
“我偏不告诉你。”
“你不告诉我,我也知道。”
“你知道还要问我~”
“你在学校怎么样啊,有没有男孩子追啊?”
“没有。”
“真没有?”“真没有。”
“那还好。现在社会这么复杂,学校也不单纯,你可要谨慎一些,不要随便结交男孩子。”
“我知道了啦。”
“尤其是艺术系的男孩子,个个比蝴蝶还花。”
“哎呀,你怎么这样说啊,都是要看个人的,艺术系也有好人啊。”
“是吗?哪个比较好?你说说看。”
梁晓察觉自己似乎进了一个“圈套”,就不再往下说起。
“小于好像是艺术系的对吧?我把他给忘了,他应该还不错对吧?”梁老师接着试探。
“我们不熟,他是来找朱振兵的。”梁晓开启胡说模式。
“不熟为什么送你画啊?”
“他是我初中老同学啊,再见面总要表示表示嘛!”
“哟嗬,老同学还不熟?”梁老师皱一皱眉。
“不熟,我们又不是一个系。”
父女俩继续漫不经心地聊着,梁老师有意无意地就会提到于凡,然后侧眼看看梁晓的反应。他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保护欲,预设每个接近梁晓的人都是坏蛋。然而他的这种预设又充满了纠结和矛盾,他也想放手给女儿“幸福”,又担心毁了她的前途,前途是比“幸福”更持久的幸福。梁晓虽然否认跟于凡的关系,可是她提起他的声腔态度,在梁老师的诘问之后不自觉地对于凡的维护、辩护,都让梁老师怀疑他们有“过快”发展。只是还没有什么“证据”,也就只能先“敲山震虎”一下了。
“你现在的首要目标是升本,继续完成后两年的学业,然后考研。其他的什么事都不要考虑,谈男女朋友之类的原则上我不反对,但是也不支持,必须不能和你的学业有冲突……”
“哎呀,爸,我都知道了——妈,你看他,说我半天了,净说些有用没用的。”梁师母就出来“救驾”,把梁老师喊回自己房间:“老梁,来帮我忙,缝纫机又坏了。”
“今天这俩年轻人你怎么看?”梁老师问。
“没看法。”梁师母继续她的针线活。
“我觉得,咱们晓晓和小于都是革命派,他俩挺像,但是都太偏激了。振兵是改良派,我倒比较欣赏。”
“那还不是你生的?怪得了别人?你自己不也是一肚子牢骚?”
“牢骚归牢骚,做事还是要务实,一码归一码。我这几年没少吃亏,不能让晓晓也吃这个亏。”他摆弄了一下,站起身来:“你的缝纫机根本没坏嘛。”
“大晚上的,你跟孩子瞎扯啥!”
“你看出咱晓晓对那个小于不一般了吗?”
“小于挺好的啊!”梁师母云淡风轻。
“可是不觉得现在太早了吗?”
“早什么?女大不中留,都二十了。”
“还是不行,小于是学艺术的,他们艺术生都浪漫,我怕他会花心。”
“花不花心得看他们两个人关系,也不是你说了算,我反正没看出来。”
“就算,小于不花心,也还是太早了。我算过,咱女儿是个凤冠霞帔的命,要升本考研,给老梁家光宗耀祖的。说真的,这俩孩子性格有点像,我怕他俩时间长了处不到一起,我没有小于的八字,要有的话得好好算算……”
“我就不信你那套邪!你个党员还天天研究这个?这年头谁还信你那套老封建的东西啊!”
“这可不是封建迷信,这是易经命理,是民族瑰宝,我有责任发掘保护的……”
“行行行,你责任重大。”
“这孩子跟我年轻时候很像,晓晓也像,他俩都有刺,但都还没学会收起来,少不了坎坷,我不想晓晓也这样……你看看我年轻时候受的那些挫折,我希望她哪怕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唉!”
“行了,别说了,老梁,我懂你。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早点睡吧……”

梁晓躺着睡不着,隔着客厅听着他们的说话,暗暗地流下泪来。
(图片来自网络搜索,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