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朋友是特别怕蚊子的?
反正我怕,一堆人坐一块,如果有蚊子,第一个被叮的肯定是我。蚊子初叮时可能感觉不明显,我自小乡下长大的,野小子一样,皮糙的很。但叮完马上就会瘙痒,抓挠几下,一个大红包赫然现出。
蚊子一口下去就是一个包。多几个蚊子,那腿上就下“红包雨”了。
妈妈在园子里种的青菜,自己吃不完,让我回家拿些。我带上铁伴新芳,一起回家摘菜。
我穿着裙子,到菜地摘南瓜,摘豆角,摘辣椒,掐苋菜,一番操作,不亦乐乎!
旁边还有红薯地,翠绿发亮的红薯叶,挤挤挨挨地仰着一张张嫩脸。看人家蒸的红薯叶窝窝头那诱人的小模样,也想掐点蒸几个。
感到腿上有点痒。
低头一看,群蚊毕至,少长咸集,腿上密密麻麻,好像撒的黑芝麻种子,一个挨一个的小蚊子。妈呀,蚊子吃人啦!
我“啪”一声,数只蚊子陈尸现场。不解气,再向飞散空中的蚊子抓一把,如果有神力,真想一口气吹死它们。
再看看腿上,红包层层叠叠,刚出的小芝麻苗一样,长成了一块。疼痒难忍,怎么办?
赶紧跑出菜地,拿出车上的矿泉水冲洗,不济事!红包更大了!这会儿正是毒素在体内的发作期,越挠越痒。
想起妈妈地头种的有驱蚊草,赶紧摘了几片叶子,揉出汁水,涂抹在腿上。仍是又痒又痛,难受得我“啪嗒啪嗒”淌下了眼泪。
新芳腿上也被叮咬了,可显然轻得多。几个小疙瘩,若隐若现。她跳着拍打着,嘟囔着:上回你说怕蚊子咬,不掐菜了,我还说能咬多很,看来不是瞎话。
眼见为实吧!
我觉得自己以前并没有这么害怕蚊子,小时候夏天的晚上躺在院子里,席子上没有蚊帐遮挡,照样呼呼大睡。怎么现在就这样矫情,怕蚊子如怕天敌?
这究竟是人的免疫力下降了还是蚊子进攻能力进化了呢?我希望能有人给出答案。
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我就容易被蚊子叮上?以前认为是跟血型有关,可是新芳也是B型血,怎么她就安全得多呢?
拜访拜访度娘吧!百度搜索得到的答案是:
蚊子叮咬可以传播疾病。只有库蚊、伊蚊和虐蚊的雌蚊子才咬人,它咬人主要用人血来繁衍后代。所以它爱咬的是:
1、身体强壮的人,这些人血液丰富而且饱满,蚊子很是"喜欢"。
2、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人排出的汗液会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从而对蚊子产生吸引力。
此外,蚊子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对温度十分敏感,体温高会吸引蚊子。所以,夏天应该经常洗澡,可减少皮肤表面乳酸的排出量,还能降低体温。
3、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具有趋暗的习性,黑色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所以,夏天蚊子多的季节最好穿白色或浅色的棉质衣服。
我被叮咬是不是三者都具备了?
上帝造物的原则是众生皆平等,我有一点不理解:蚊子存在的意义。它总不能只为咬人而生吧?
愿意就此问题向有道者而问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