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来了


此刻,我开着空调陪宝宝在客房午睡。忽然之间,雷声隆隆,闪电烁烁,豆大的雨点随即跟了下来。 酝酿了几天的梅雨,果真下下来了。

雨一下,暑气自然下压了不少。白天难熬的酷暑闷热被这突来的梅雨冲刷,梅雨的日子,气温通常都偏凉爽。连日的毒辣日头和火炉气温,竟觉得这样的日子拖久一点也未必不好。“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形容的,就是这般梅雨。

每年的初夏到盛夏这段时间是江南雨季,高湿伴随高温,且阴雨连绵,给人的感觉就潮湿郁闷,哪怕梅雨带来的水汽,有时候让人感觉寒冷,但是这种冷中,因为湿度大,让人沉闷,让人分明感到这个时期的雨,和其它时段的雨,分外不同。

梅雨从现代气象学来讲,是每年公历6、7月份太平洋暖湿气流,盘踞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有现代气候指标加以界定。比如五天持续22度以上是温度,降雨连续四天,就可以算作进入梅雨季。

这时候,梅子成熟落下,此时的风叫作“落梅风”,此时又有连绵的雨,叫作梅雨,沾上衣裳,衣裳会腐败黑暗。

可见梅雨一直伴生着人们生活的烦恼。古代的衣裳都是贵重的生活物资,这些丝麻制品,在这样潮湿的雨水气候里,如果不能好好保养,三两天就霉坏,叫人痛惜,就算如今的衣物,房间也是感觉湿湿的。

但是这样的雨,对于农田作物的成熟壮大,是有好处的,温暖湿润的雨水,使麦子迅速成熟,适合水稻种植,水果成熟而多汁。比如叫作梅雨,也正是江南古代大面积青梅在这样的雨水中,成熟的好时段。

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是道出了江南人心中梅雨季节的诗情画意,写尽了江南梅雨的意境美。

每每读上这首词,原本闷热潮湿的黄梅天转瞬散发出阵阵的清新和浪漫。眼前浮现的是一个青涩的少女,对少年的爱恋充满了焦虑,恰如眼前的梅雨天,东边日出西边雨,到底是晴天还是雨天,还真是捉摸不透,所以才有了那一句千古绝句“道是无晴却有晴”。

南方人对梅雨季真是又爱又恨,虽然梅雨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但它也有它的良苦用心,极力地拉低夏的温度,在夏阳稍有走神时,便把清凉抛向人们的胸怀,洗净翠绿黛青的蓬头垢面,还给人们氤氲翠微的茵茵绿意和荫下怡情。

所以梅雨季节,天放晴时及时洗晒衣物,家里的食物要少买点,怕霉变,空调要常开除湿,保持干燥,顺利度过梅雨季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到了一年没完没了下雨的季节。墙壁湿答答往下流水,地面突突地往上冒水,到处黏糊糊,湿漉漉… 我不喜欢这种湿答答...
    禾呈女青阅读 1,488评论 0 0
  • 刚刚出梅,日头就毒辣起来,人就像烤炉上的耗子一样,东窜西藏,除了室内的空调温度,根本无处安身。这个时候,倒是隐隐地...
    四维君阅读 3,593评论 5 7
  • 今年的梅雨是6月10日开始的。 刚开始几天完全没有梅雨季节的感受,虽然有雨,但是,下下停停。 今天早晨,5点,我被...
    情系木槿阅读 1,599评论 0 1
  • 文/沈周霄 宋人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写到,“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江南的梅雨,总在立夏过后数日...
    半夏简居阅读 4,300评论 0 2
  • 图文原创 江淮之间,自6月2日起,先是连续东边日出西边雨。10日以后干脆连续阴起脸来,挂上雨帘。连续强降雨,河里洪...
    泗四坊方阅读 4,028评论 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