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71,13-1-1-9,尽心章句1-1-9》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71,13-1-1-9,尽心章句1-1-9》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今天是戊戌年甲寅月壬申日,腊月廿四,2018年2月9日星期五。

上一节讲到,"天理"和"人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绵长深厚的传统性。

"天",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概念,我们无法简单地用西方哲学的某一个概念加以类比,比如说"神"或"上帝"。

中国的形而上学,不可定义和规定,我们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天"、"道"、"太一"等中国特有的象征词。王弼说:"得象而忘言":象征点到了,就要把具体的话丢开,不要搞教条;又说:"得意而忘象":领悟之后,连象征都要丢开,不要揪着象征不放。这是中国的形而上学阔大而深邃的优势。

相对而言,西方的诸神:有形象、有个性;西方的上帝有绝对的定义:是创造者。

西方的神和上帝,这种规定性不可用于中国文化中的"天"。

我是中国文化点醒的,《大学》中的一句"毋自欺",猛然点醒我这个梦中人,我对中国文化有自己的感情和特殊的领悟力;后来,在师父指点下又开始着手学习西哲。两年后方知其中真味。赫胥离说:只有学了两门语言,才能懂一门语言。

今天的读书人,就是要把知识框架拉开,这是这个时代赋予的新环境和新机遇。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