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笑了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意思是笑会使人年轻,开口一笑便会减去十岁。这种说法未免比较夸张,然而不说减去十岁,至少那一笑会给你带来好心情。前提是发自内心的笑,不用咧开嘴说“茄子”。
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说(大意),愉快的心情是幸福的现金,未来的快乐是幸福的支票,我猜他的意思是,现金垂手可得,支票很难说能否兑现,最好赶紧收下现金,幸福一会儿是一会儿。读到这句话是我想到了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还想到了罗隐的“今朝有酒令朝醉,明来愁来明日愁”。都是一个意思,别想那么多,有现金,先收下,幸福一会儿是一会儿。
我喜欢“现金”,爱笑,读有趣的文章经常笑出声来。老伴正在描眉,以为在笑她,赶紧解释,并把惹人笑的那句话念给她听。“嘁!”她不以为然,拒绝分享我的幸福感。
叔本华年轻时翻一本旧书,上面有一句话: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痛苦不幸的。叔本华认为这句话包含着朴素的真理。如此说来,我应该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网上每天都能刷到搞笑段子,笑一回幸福一回,笑两回幸福两回。不看段子,中午喝一杯小酒,也是乐呵呵的。边喝边感叹:这日子,实在是滋润呀!老伴和女儿本来不支持我喝酒,看我滋润成那样,也就不反对了。不但不反对,还会主动给我买下酒菜,例如花生米、腰果啥的。
农业文明导致中国人怕万一,习惯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比较相信支票,对享受眼前的幸福表现得十分谨慎。有一句话叫“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破家当”。老伴就爱用“杯杯酒吃破家当”来劝告我,却忽视了一小杯酒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以及多巴胺激发的满满的幸福感。
不说喝酒,还是说笑。
笑有很多种,奸笑、怪笑、谄笑、阴笑、冷笑、惨笑、苦笑、淫笑、浪笑、媚笑、嘲笑等跟快乐无关的笑不算,因为不正常。正常的笑有微笑、抿笑、大笑、欢笑、偷笑以及会心一笑和嫣然一笑等。还有一种笑叫“逗笑”,又叫“搞笑”,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大家共同快乐。我比较佩服这种人,兜里揣着大量“现金”红包,到处散,走到哪里就把快乐带到哪里,走到哪里哪里的气氛就特别活跃。
不过,按照叔本华的说法,真正的快乐源于自身,源于个人的的感知能力。这个能力与个性有关,同时可以后天培养。叔本华认为,一个人的自身个性永远伴随着他,他所体验的一切都沾上他的个性色彩。无论他经历何种事情,他首要感受到的是他自己,无论从物质事物中获取乐趣,还是享受精神上的乐趣,都离不开自己。因此,“享受”的最生动的表达应该是“使自己享受”。例如“享受巴黎”,正确的说法是“在巴黎享受自己”。享受美食呢,应该说成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享受自己。有意思。
如此说来,对美好事物、对快乐,自身的感知能力就太重要了。感知能力强大的人,与人聊天抑或独自阅读,很容易捕捉到“笑点”,从而会心一笑。相反,感知迟钝的人,四川方言是这样说的:哈(胳肢,挠痒痒)都哈不笑。
你看我,明明是在读哲学,因为一两句话,读到一边去了。这样读书快不起来,第二章才读了一半。又因为同时在读几本书,说不定过几天就会把叔本华忘了。
生也有涯,书都读得完么。
重要的是享受阅读——不对,按叔本华的说法,应该是“在阅读中享受自己”。
不写了,笑一个再说。
你呢,今天笑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