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传》二、千年羽迹,再续前缘

时光流转,转眼已是南宋。临安城外的西子湖畔,住着一位名叫苏墨的书生。他寒窗苦读,却因家境贫寒,只能在湖边的破庙里栖身,唯一的慰藉,便是手中那支传家的翠绿毛笔——笔杆竟是用一根千年不腐的青羽制成,相传是祖上从长安旧市偶然所得。

这年秋日,苏墨赴京赶考,途经一片荒寂的古战场。忽遇狂风骤雨,他躲进一座坍塌的土台避雨,抬头竟见台壁上刻着“望思台”三字残痕。就在此时,他怀中的青羽毛笔突然微微发烫,笔尖自动悬起,在湿润的泥地上缓缓画出一行小字:“昆明池畔约,千年未敢忘。”

苏墨又惊又疑,顺着毛笔指引的方向前行,辗转数月,终于来到长安故地的昆明池。恰逢九月初九,池水清澈如镜。他取出青羽毛笔,轻轻放入池中。刹那间,水面泛起层层青光,一只与传说中别无二致的青鸾从水中振翅而出,只是羽色稍显黯淡,似是历经风霜。

“千年了,你终于来了。”青鸾开口,声音清越如旧,“当年我离开汉宫后,便守在昆明池畔,等候与汉武帝的‘故人倒影’之约,可他终究未能赴约。我耗尽半生修为,将一缕魂魄附在尾羽上,只为寻找能解此执念之人。”

苏墨这才明白,自家传的青羽,正是当年青鸾留下的尾羽。他望着青鸾,轻声道:“汉武已逝,旧约难圆,但你的心意,千年未改,这份执着,早已胜过约定本身。”

青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它俯身轻啄了一下昆明池水,池水化作一道青光,融入它的羽翼,黯淡的羽毛瞬间恢复了翠绿光泽。“多谢公子点醒,执念已了。”说罢,它衔起那支青羽毛笔,交还给苏墨,“此笔伴你,可助你文运通达。”

随后,青鸾振翅飞向云霄,鸣声响彻天地,不再有半分愁绪。苏墨握着毛笔,果然文思泉涌,后来金榜题名,为官清廉,常以“青鸾执着而不执迷”的故事告诫世人。而那支青羽毛笔,传说后来传到了一位怀才不遇的诗人手中,诗人写下“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诗句,让青鸾的故事,又添了一段新的传奇。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