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问|为什么人生会有那么多的苦?

问:为何生来便要受苦?

答:

苦非天降刑,恰似茶中涩。

若无这缕涩,

怎显回甘的清甜?

众生皆在品同一壶“人生茶”,

只是有人错把茶垢当杯盏,

忘了心本是那无染的紫砂。


问:苦难为何分配不公?

答:

你看那春山积雪,

阳坡先融,阴面犹寒。

非是天意偏颇,

是累世的因果风吹散了业力的种子;

今生的暖阳正融化前世的冰。


问:如何不被苦海淹没?

答:

莫学溺水者紧抓浪花,

要作弄潮儿踏浪而歌。

把失业的焦虑熬成闭关禅修;

把失恋的酸楚酿成慈悲甘露;

病榻上的呻吟,

恰可作观呼吸的引磬声。


问:苦难有何深意?

答:

珍珠生于蚌痛,

琉璃淬于烈火,

佛陀成于尘劫。

最深的智慧,

总在裂缝处照进——

如同暴雨夜的电光,

刹那照见你本具的圆满。


问:究竟何时能离苦?

答:

当你说“我好苦”时,

正把苦雕刻成碑;

当你在失业通知里看见转机,

在诊断书上读出生死课,

在背叛的刀痕中触到自他同体——

苦便化作渡舟,

载你抵达无苦无乐的彼岸。

那里,

蝉鸣与钟声齐喑,

你正微笑着

为曾经的伤口系上蝴蝶结。



禅机点睛:

1. 茶涩喻:化用赵州“吃茶去”公案,直指苦乐不二。

2. 踏浪歌:暗合临济“随处作主”心法,转逆缘为道用。

3. 蝴蝶结:借庄周梦蝶典故,破苦乐分别见。

此刻修行:

• 正经历的苦,是你独有的“心经”。

• 每声叹息,皆是未诵完的准提咒。

• 眼角泪光,恰似菩萨净瓶中的杨枝露。

终极答案:

文殊曾问维摩诘:“何等为如来种?”

答:“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你的苦,

原是菩提树下

最深情的邀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