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的人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人说,动物行为是剥除了各种文化因素影响后的人类行为的原型。

也有人说,这种说法太看低人类了,他们认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拥有高等智慧和高水平道德情感,这是其他任何动物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人和动物一样会被最原始的欲望驱使。而且,人类很多行为都是为了自身基因的延续。

比如,人类对异性的审美观,源于对生殖优势的偏爱;家庭观,说直白点,是为了延续个体基因;民族观,说到底就是为了种族基因的延续。

又如,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和动物世界类似的事件,比如,一个种族向另一个种族实施集体强奸,目的是为了将种族基因更广泛的传承。

或许,今天的我们全然不会觉得——而且也不会承认——自己的“力争上游”、“积极进取”是由于“自私的基因”。这很正常,这是因为我们根本不会意识到!

这些观念是深植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当中的。既然是“潜意识”,自然是不可能被我们意识到的,这是一种本能!所以,看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高级”。

然而,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动物也会自我意识,能区分无意识行为,有社会等级制度,有投射、移情和共情等社会性情绪,还有相当的心智。其实,动物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低级”。

小时候,听生物老师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脑的进化,人类脑细胞的数量、大脑的复杂程度与动物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尤其是大脑的额叶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核心区域。

不过,低等生物也有具有惊人的智商,比如章鱼,尤其是巨型章鱼。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人放入水下的笼子,用一把锁将笼子锁住。当章鱼游过来的时候,它摸索了一阵,然后用触角反复地拨弄那把锁,试图打开笼子。

虽然章鱼的触角最终也没能打开锁,但是这个实验充分说明,章鱼明白锁才是打开笼子的关键。作为一种软体动物,章鱼的进化等级在无脊椎动物中并不算高等,但它们竟然可以表现出如此惊人的智商。

可以说,章鱼的高度智能化和身体可塑性在软体动物中独一无二,成年章鱼的脑拥有5亿个神经元,远超其他无脊椎动物,接近于猫的脑神经元数量。

章鱼的触角极为灵敏,每条腕足能独立完成捕食、探索等任务。科学家们发现,通过训练,章鱼可以学会开罐子、走迷宫、拿椰子壳当盔甲等等。

所以,我想,在之前提到的实验中,如果经过训练,再给章鱼一把钥匙,它或许能打开那把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