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有相通,情况有不同

"道理听过很多,但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里主要讲的是一个随机应变的问题。我们经常容易总结一些个大道理。这个好像是中国人的特性,也许是因为老子的思想?我们在入世的时候,会有儒家思想来让你上进,让你读书,不断努力。而在你失败失利之时,会有老庄思想把你垫着,就像一个缓冲装置,出去找一个心理的安慰。

举个大道理的例子,比如说,人各有各的喜好。这话一讲,就跟老好人一样的道理,极端一点讲,我以杀人为乐,难道说就允许我去杀人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这种大道理一讲,感觉上就是为这种人开脱。

然后讲的是随机应变的问题,遇到不同的问题,当然要用不同的方法。这也许是一个方法论和世界观的问题也不一定。

由此想到之前看到的知乎上的一个问题,男人如何使自己有霸气?貌似是纽约老李的答案里写着,见招拆招,当时觉得很有感触的一句话,当然现在也是。类似原先坏蛋里面讲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确实是很有霸气的一句话。

随机应变意味着一种灵活多变的战法。变中有不变。一方面,是说原则性的东西不能变,底线不能变,这是整个前进的基础,如同钉子有尖,筷子成双,一变,意味着整个性质发生了变化。人也是这样的,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底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就是说那些不显的东西,举个例子,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大多数人认为数学没用,高中老师在入学时候就跟我们讲,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高中数学更注重量化,而非定性地知道。那么,这种量化的,也就是不显的这种思想上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到游戏,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人物的累或者不累呢?用数字代表的体力值,这叫什么?叫做量化。这种量化的思想在许许多多的方面都有体现,但是它是不显的东西,也就是其中都有,但是不变的东西,或者可以用哲学上的说法叫做方法论的东西。但是,方法论的东西也有适用,例如量化的思想,假如我们把和亲朋的亲密度也量化(当然你可以那样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回忆变为冷冰冰的数字,呃,在我看来是不当的。

最后一般都要讲怎么做的问题,这里又想到一个知乎上的问答,为什么鸡汤文不受欢迎,最高的回答是“因为没给勺”。说了啰啰嗦嗦的大道理,却没告诉方法是让人感觉气愤的一种做法。我想了想,有什么做法呢?然后我笑了笑。这种大道理,讲就讲了,又会有什么做法呢?真正做事的人不会说过多的大道理,他们也许懂,也许不懂,因为没人关心,对于外人来讲,只关心结果。那你也许会说,你这么穷BB半天,有什么用?我在想,也许这就是它有用的地方,无用就是有用。有没有用并不是我们做事的唯一标准。自由而高贵的灵魂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也许暂时没用,但是一定有用。存在即合理。

P.S越写越觉得自己积累太少,废话太多,希望能有所长进,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指点,多多交流。

格局尚狭,心智尚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不觉回来九天了,没有静下来写过一篇文章,心里的思绪好像被塞满了,需要往外倒一倒。说说这一周六天的工作吧,积极主...
    婷下来思考阅读 146评论 0 0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习,有三种意思。 第一,说是像小鸟学飞一样,反复练习。反复练习,学习的内容大约是技能。 第...
    小禾小珩妈阅读 834评论 0 1
  • 墨蘭阅读 252评论 0 2
  • 夏日时光。 院子里的荷叶盛放。 有些许害羞的模样。
    花冬夢阅读 18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