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4 day 15
从乌菲齐美术馆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著名的老桥和阿诺河对岸的建筑。这座美丽的廊桥建于1345年,是佛罗伦萨最古老的石桥。著名的瓦萨里走廊就直通老桥,连接着乌菲齐美术馆和彼提宫,即美第奇家族的办公室和宅邸。可惜瓦萨里长廊目前一直未开放,无缘得见。
仔细查了一下我拍过的照片,竟然没有拍一张乌菲齐美术馆的建筑,换了票就直接奔上楼了。也许是太迫切想一睹那些经典作品的真容了,忽略了这座建筑本身了。


除了收藏最多的波提切利的那些镇馆之宝外,还有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杰作。
在出行前提前做了一些攻课,将乌菲齐美术馆的经典馆藏列了一个清单,这样便可以有目标的按图索骥。之后再回顾了一下,大部分画作在现场都看到了,只有个别几幅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找到。
通常一进入展厅就晕头转向云里雾里的,只能间或清醒的先奔着几幅此生不可错过的。
1.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春》、《天使报喜》、《三博士来朝》(似乎没看到,错过了画中经典的波提切利)、《圣母子与天使》、《玫瑰圣母》、《圣母加冕礼》、《手持老科西莫勋章的男子肖像》、《持石榴的圣母》、《圣母颂歌》等等
2. 米开朗基罗:《圣家族》Michelangelo 1504-1506 年
3. 提香 Titian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1538 年 和《花神》
4. 达芬奇《天使报喜》 《三博士来朝》1472 年《基督受洗》(韦罗基奥与达芬奇)
6.卡拉瓦乔《酒神巴克斯》 《美杜莎头盾》Medusa1598 年
7. 乔托《巴迪亚多联面》《宝座上的圣母》(或圣母登基)
8. 拉菲尔《阿格诺罗.多尼肖像》《金丝雀圣母像》
9. 皮耶罗.德拉.佛朗西斯科 《乌尔比诺公爵和夫人肖像》
10. 契马布埃《圣三一》1280-1300 年 (好像没注意到,或者看到了也没印象了)
此外,还有我非常感兴趣的伦勃朗 Rembrant和鲁本斯 Rubens的画作。
接下来按照进展厅看到作品的顺序归置一下纷繁的记忆。
《乌尔比诺公爵和夫人肖像》:
一步入3楼的这间展厅门口,就看到了《乌尔比诺公爵和夫人肖像》,这幅双联画是被陈列在一个厚实的木制底座上,在一进门的位置很抢眼,像一扇屏风或者中式照壁。画面中公爵的红衣红帽以及他的大鹰钩鼻和饱满的下巴特别引得游客想驻足欣赏。
这是画家皮耶罗.德拉.佛朗西斯科(Piero Della Francesca)最优秀的作品:乌尔比诺公爵费德瑞格.达.蒙特菲尔特罗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巴提斯塔的肖像画。画中人物身后的背景风光十分经典,人物背景在没有窗帘或窗户的情况下,画家以鸟瞰的透视画法在两幅画之间创作出视角上统一的景观。
画中的乌尔比诺公爵是在1444年至1482年间执政,于1459年娶了第二任妻子。好战的公爵在一次比武中失去了右眼,并且鼻骨也骨折了,因此画家巧妙的画了他的左侧的侧颜。夫妇俩表情很庄重,似乎相互凝望着(总是感觉公爵的形象和表情还有些萌萌的可爱)。这样的侧颜肖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典勋章或者硬币里的人物。


《巴迪亚多联面》 乔托 约 1300 年
乔托被称作欧洲绘画之父,他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他是文艺复兴最早用透视法来营造画面的远近效果的画家。
这幅五联画原是佛罗伦萨巴迪亚教堂的主祭坛画。近一个世纪后,创作洗礼堂的天堂之门的吉贝尔蒂在那里看到了这幅画。
由五个三角形尖顶隔层组成:中央是圣母和圣婴;左边分别是圣尼古拉斯、福音书作者圣约翰、右边是圣彼得和本尼迪克特;圆顶内的尖顶是天父和四位天使的半身像。



《圣母登基》是为佛罗伦萨诸圣教堂绘制的祭坛画。圣母脚下的两位天使手持玫瑰和百合的花瓶,玫瑰和百合正是圣母的象征。座椅两旁的两位天使,一位向圣母敬献王冠,一位向耶稣敬献圣餐。
这幅画最大的看点是空间表达,画家通过圣母坐的装饰丰富的三维立体宝座和一种透视框式的人物安排,尤其是两位圣徒透过镂空屏风向里窥视的三维透视效果,将整幅作品的空间纵深感表现得分外逼真。
此外,人物绘画摆脱了中世纪拜占庭式的刻板,圣母形象体态丰腴,完全是一位尘世中的少妇形象。这种人物的自然主义刻画手法看起来具有雕塑的立体感,让人物形象从此有了重量感有了肉身的温度。
这幅作品也是佛罗伦萨艺术家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灵感源泉和绘画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