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也得有点定力。

我对“定力”的初印象不叫定力,叫“定见”,源自袁岳老师的“定见之魅”。

今天突然想说点什么,就想起了定力来。

下班的时候,我拨通了一个电话,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的确变了——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士的转变。

这不是矫情。

而是有时候我们都会突然意识到些什么,也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会无意识的在做一些事。包括大学那些年我也无意识的为各种考证努力过,也为各种出路犹豫过。

让我有意识的是我一直在教育这条路一直走着,走着……

……

我经常和身边的人分享这样一句话:“人见多了,就知道什么是鬼了。”

昨天晚上和一个伙伴聊天,无意间有句话我有点感兴趣,这句话是:“没点能耐,谁敢装。”

对,装。

就这个字,让我有点思考。我随口说了一句:“他做影响力方面可以学习。”

……

是的,我说的是“方面”,而不是“全面”。

因为每个人都是立体的,立体便是多面,不是没面都见得人人喜欢。

那么,问题粗来了。

正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立体”。

不,不是不知道。而是有的会意识不到“立体”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

……

很多人看人或者与人比较,就很容易站在某一面来进行。

结果就是觉得自己很菜、很差,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自信一旦在比较中坍塌,自我认知开始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出现“动摇”。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

事实上,每个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定力。

这样的定力来自于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正确的比较之中,我说的正确的比较就是擅长英语口语不要和擅长跑步的人比较谁才是跑的最快的。

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允许自己某方面的不足,并且尽可能的规避一些不足,把优势发挥好,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更需要一种定力。

而这种定力来自于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一个阶段性的清楚的自我认知。

年轻,有些时候偏执不一定是好事,毕竟很多东西是变化的。但是对某事认定之后不偏执,往往成不了事。

微信:120791068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