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读后感

      这个月因为参加感恩魔法训练营,三月的写作打卡拖延到了四月月底。并不是忙得没有时间,完全是拖延症又回头了!三月看的书是心流-最佳体验心理学。因为只是粗粗看了一遍,看的时候很有感触,但等到提笔写读后感,又觉得无话可说现在我大致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心流》是心流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开山之作,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如何进入心流状态,获得最优体验。本书共十章节,从什么是心流,心流是快乐的源泉;如何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心流的构成要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降低精神熵、从感官之乐、思维之乐、工作之乐、人际之乐、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到追寻生命的意义。幸福源自内心的秩序,原来心流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

      这本书对我触动还是蛮大的,许多概念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尤其是精神熵,熵是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用符号S表示,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当然也增加我阅读的难度,我不能一气呵成的阅读,因为有些部分并不是我感兴趣的,我逼着自己看下去,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近一个月,很多内容我还没消化。清华大学赵昱鲲教授说希望能把《心流》这本书读两遍。第一遍是学习心流的概念、技巧,第二遍则是用心与契克森米哈赖对话,体验他的这一曲冰与火之歌:外界纷扰并不可怕,反而是我们铸成更大的心流的能量来源。对我来说读两遍还达不到这种境界,至少要三遍!等我熟读后,再来和大家分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