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05风篇 周南《螽斯》

诗经学习05风篇 周南《螽斯》

偏僻字注音见图

诗经学习05风篇 周南《螽斯》
北苏参考的是沐言非老师编著的《诗经》国学典藏白金版和曲黎敏老师的《诗经·越古老,越美好》。
原文

螽斯羽⑴,诜诜⑵兮。宜尔子孙,振振⑶兮。
螽斯羽,薨薨⑷兮。宜尔子孙,绳绳⑸兮。
螽斯羽,揖揖⑹兮。宜尔子孙,蛰蛰⑺兮。

注解

⑴螽(zhōng终)斯:或名斯螽,一种直翅目昆虫,常称为“蝈蝈”。一说“斯”为语词。
⑵诜(shēn 身)诜:同莘莘,众多貌。
⑶振振(zhēn真 古音):茂盛的样子。
⑷薨(hōng轰)薨:很多虫飞的声音。或曰形容螽斯的齐鸣。
⑸绳绳(mǐn):延绵不绝的样子。
⑹揖(jí集 古音)揖:会聚的样子。揖为集之假借。
⑺蛰(zhé哲)蛰:多,聚集。

译文(来自百度)

蝈蝈张翅膀,群集低飞翔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正兴旺啊。
蝈蝈张翅膀,群飞嗡嗡响啊。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啊。
蝈蝈张翅膀,群聚挤满堂啊。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好欢畅啊

北苏学习心得及感悟(参照沐言非老师的解析)

螽斯,是蝗虫,整首诗是在歌颂蝗虫生命力旺盛,以蝗虫的多子多孙来反应出当时人们希望人丁兴旺,晚景慰藉的愿望。

在中国古代,多子即是多福,而且这观念深入人心。全诗三节,螽斯和宜尔子孙重复了三次,而诜诜,振振,薨薨,绳绳,揖揖,蛰蛰也是用了诗经中反复重叠的手法,在于突出蝗虫的生育能力极其旺盛,子孙众多,反复的重叠和吟唱,意在深刻的突出主题,强烈的表现了人们希望子孙繁盛的心愿。

诗经里总是以物喻人,用简单的,普遍的动植物来衍生到深层次的比喻人类的情爱或者是心愿。

螽斯,三节是三种情景和希望的逐渐升华,第一节表现出多子人丁兴旺的愿望,第二节延伸至世代昌盛的祝福,第三节,升级到热孙满堂,其乐融融的幸福和欢笑。

其实不仅在古代,现在也会有一家40几口人一同庆春节的大家庭,一起包饺子,一家人老老小小的穿着红色的唐装拍着全家福,老人的脸上总是能看见安稳的微笑和满足,还有什么快乐比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更让人舒服呢。

家是根基,家是港湾,上贤下孝,宽容理解,付出以爱,收获以温暖,家和万事兴,有一个稳定的和谐的家庭才有更多的精力出去打拼,多子多孙是福,家庭和谐融洽是福。如今家人都在,都健康,和谐,包容,理解,关爱,是最大最好的福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详解(一)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汉唐雄风阅读 4,344评论 0 41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467评论 0 18
  •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螽斯,...
    烟云深处阅读 1,596评论 4 13
  • 诗经(全集)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1,718评论 2 8
  • 早上看腾讯的一则新闻,说有一女子,虚构富二代老公,诓骗婚庆公司陪同一起演戏,发各种炫富微博,只为了气前夫,证明自己...
    鹿鸣以念阅读 42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