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想读的书之《彷徨之刃》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时37分,一口气看完。

在睡前寂静的夜里。

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浑身冰冷瑟瑟发抖的状态。不知道是夜太凉,还是故事太牵扯神经。

这是东野圭吾最具争议的一本书,对法律对公正,甚至是对是非判断。

情节上非常像我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奥罗拉公主」,法律不能制裁到的恶人,只能靠自己。

听故事,我们都喜欢快意恩仇,对那些做出罪大恶极之事还没有悔改之意,并且法律对他们也无可奈何的时候,我是渴望主人公能够手起刀落,报仇雪恨的。

伤害有多残忍,恨就有多深刻。我提着一口气,极速的想知道结局,期待恶有恶报。

但是,他是东野圭吾啊,结局果然又是猜不到的。

以前我也会总会说感同身受,以为自己心思还算细腻,各种情感都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到,但是现在才明白,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不会有感同身受的深刻体验。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新闻,一个少年朝一个下班途中的年轻女教师泼硫酸,只为抢钱。女教师全身大面积烧伤,但是那个少年并没有得到制裁,只因为他还是初中生,和书中的故事一样,《未成年人保护法》庇护了他。

看到故事的结局,我也在心里怒吼,法律究竟是保护恶人还是保护好人?一味的按法律执行的警察们,是否真的代表公正?站在感性的一方又是不是真的有罪?

“该怎么说呢?最后的结局是这样,或许不能说是正确。但如果密报者什么都不做,结果会如何呢?当真会有更好的结果吗?菅野和伴崎被捕,经过形式上的惩处后很快又可以重返社会,然后重复作恶,接二连三地还会有长峰绘摩浮尸河中。这就是幸福的结局吗?”

这是警官久冢的回答。

所以,所谓的正义究竟是什么?

本书没有给出答案,看过的读者未必都能说得清楚。

软弱可以是罪恶的帮凶,感性也有可能助推正义。

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同情却没有行动,毫无意义。丹泽和佳子在面对父亲的阻止时说,

“那谁来做?大家都和爸爸一样,虽然同情他,但怕麻烦,都躲得远远的。说什么不要惹这种麻烦事,过平凡的人生最好,其实只是自我满足罢了!”

任何时候都在沉默,那么等到有一天灾难落到自己身上,得到的也是沉默。

最起码,看完这本书,我不想做沉默的大多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若法律无力逞凶,人们该何去何从?——东野圭吾 轻微剧透哦,建议阅读3分钟。 作为东野迷,这本书摒弃了一贯的推理是我...
    凯薇vivi阅读 1,061评论 10 32
  • 我总是梦到一条河 河里全都是我们的回忆 两旁都是你的歌 四下无人的夜里 总是会想起这个画面 或许是声音太过于敏感 ...
    橋渋阅读 230评论 0 1
  • 北戴河坐帆船玩沙子,来到了奥林匹克,承德避暑山庄,这几天的收获满满 每天和小朋友在一起是最开心的,爷爷生日到了,给...
    qwx柠檬阅读 208评论 0 0